交旅融合帶動川西高原鄉村“美麗經濟”
初秋,55歲的老張駕駛一輛黑色越野車,行駛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至稻城亞丁的公路上,低矮的云朵掛在湛藍的天空,盡管多了一絲寒意,美麗的高原風景仍然令人心曠神怡。

圖為8月30日拍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至稻城亞丁公路。鄧波 攝
老張名叫張樁,北京人,從事電力工程行業,特別喜歡自駕旅行,這些年全國各地跑過許多地方。這一趟,他9月1日從北京出發,載著家人一路向西,專門來到川西高原,領略九寨黃龍、稻城亞丁等自然美景,感受獨特的藏族風情。
“2015年我就自駕來過一次,那時候路況沒這么好,沿途的服務區、停車區也沒這么多。”老張說,這次來明顯感覺交通基礎設施有了大的變化,高速公路已經修到了康定和馬爾康,國道上公共廁所比以前多了,沿線還增加了不少觀景臺和網紅打卡點。
稻城縣噶通鎮色拉花海是理亞路上最受歡迎的網紅打卡點之一。老張提前看到路邊的指示牌,方向盤一拐,便進入一個偌大的免費停車區。眼前,紫紅和白色相間的格桑花一望無際,引得游客們紛紛下車觀賞。

圖為9月7日拍攝的色拉花海。楊鎧樂 攝
難以置信的是,這里曾是一片沙化嚴重的草場,當地村民靠傳統放牧已難以為繼。2016年以來,當地政府利用實施生態治理工程的契機,整合涉農涉旅資金,大面積種植格桑花,打造出近1600畝的色拉花海。
得益于便利的交通,色拉花海迅速走紅,發展出交旅融合的新場景、新業態。游客們不僅可以拍照打卡,還可以走進藏家體驗牧民生活,穿上藏族服裝騎馬環游花海,坐上卡丁車在草原奔馳。
“以前,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是放牧和種地,條件很艱苦。”26歲的噶通鎮白中村村民崩秋澤仁說,在色拉花海停車區推銷特色紀念品,旺季一天能賣近千元。現在道路暢通,旅游火起來了,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挖的蟲草和松茸也可以就地賣給游客。

圖為噶通鎮白中村村民崩秋澤仁(右)在攤位前。楊鎧樂 攝
色拉花海是交旅融合帶動川西高原鄉村“美麗經濟”的一個縮影。川藏線被稱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自駕游愛好者們津津樂道“此生必駕318”。近年來,四川大力推動交旅融合發展,川西高原大批公路沿線鄉鎮村寨吃上“旅游飯”,鄉村振興有了新抓手。
針對G318康定至巴塘(川藏界)、G227理塘至稻城亞丁這兩條人氣很高的自駕旅游線路,四川近日正式啟動服務設施提升工程,將在2024年底前改善和提升沿線公共廁所、充電加油、電力通信等設施的服務能力和水平,為交旅融合發展提供更好支撐。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突出高原生態、天文考古、山地戶外、藏地風情等主題特色,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精品旅游風景線和幸福美麗鄉村路,串聯一路風景,融合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孜州丹巴縣墨爾多山鎮基卡依村上榜天府旅游名村
近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牽頭,會同省直相關部門,按照規定程序、評選標準和原則,組織開展了第三批“天府旅游名牌”評選工作。[詳細] -
新氣象沿著“最美人文景觀大道”涌現
穿越甘孜州北路沿線的國道317線,串聯著爐霍崩科民居、德格印經院、色達草原、甘孜格薩爾王城等諸多人文、自然景觀,有“最美人文景觀大道”的美譽。[詳細] -
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重要工程在稻城開工
項目起點為稻城縣香格里拉鎮,止于思子功村(川滇界),全長57.3公里。項目將對沿線道路進行提質改造,并新建一條長4.84公里的俄初山隧道。[詳細] -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小民宿撬動大經濟
丹巴縣通過大力發展民宿產業,使之成為繼承發揚丹巴文化的有效載體,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助推全縣旅游業發展。[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