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迪慶一日一播報】保育促繁實現生態經濟雙贏
凌晨3點,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吉迪村村民單珍卓瑪和母親已經備好干糧,背上竹籃,在茫茫夜色中騎著摩托,駛向村外的大山。屬于松茸采摘戶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一手持小木棍,一手輕握菌柄,平穩一撬,單珍卓瑪便采下一朵松茸。最近正值松茸最佳采摘期,吉迪村的村民們凌晨出動,翻山越嶺尋覓松茸;下午下山,把采好的松茸賣到交易市場,再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
20多年的采摘經驗讓單珍卓瑪對山上松茸的生長地了熟于心,但行進間卻刻意繞開了一些菌窩。“這種童茸就先不采了。”單珍卓瑪指著一株體形較小的松茸說,“現在實行保育促繁,要對童茸和開傘松茸進行重點保護。”
迪慶州是松茸的重要產地,年均產量占云南省六成以上。但過去由于無序采摘,松茸菌塘遭受破壞,松茸的自然產量不斷下降。
為改變這一狀況,一系列保護松茸的舉措陸續出臺。2022年7月,吉迪村與相關企業和科研單位簽訂協議,通過“采休”結合、禁采童茸等規定,對松茸產地實施開放型包山保育促繁。同時,選擇云南松林、高山松林、松櫟混交林以及闊葉林地建立松茸種源林保護基地,為松茸保育促繁及其他科學研究創造更好的自然環境。
改變在悄然發生。2500畝松茸保育促繁示范基地建立起來后,核心區松茸自然增產量提升超過20%,輻射帶動周邊6000畝以上松茸產地增產。
村民的收入也在逐步提高。根據協議內容,包山費用、村小組護山管理費用等由企業承擔,包山區域內的松茸所有權歸村民所有,企業優先并高于市場平均價向村民收購優質松茸。據統計,包山區域農戶每戶年均增收超2萬元。“把環境保護好了,才有更多可持續的發展機會。”松茸收購商吳麗萍說。
“強化松茸保護和利用各項措施,保護松茸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才能走出一條生態保護、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的松茸產業發展之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專家邰麗梅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紅原大草原上的牦牛產奶量比賽
8月25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舉行第十一屆牦牛文化節牦牛產奶量比賽。[詳細] -
松茸美食節在云南香格里拉開幕 高原特產豐富旅游市場
“中華美食薈·好味云南—香格里拉松茸美食節”(以下簡稱“美食節”)于25日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獨克宗古城拉開帷幕,誠邀游客品嘗松茸等當地高原特色美食。[詳細] -
青海尖扎:鄉村公路聯通美景 串起群眾幸福生活
走進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昂拉鄉德吉村,這座位于黃河岸邊的村莊依托黃河沿岸和丹霞山的美景,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