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三農”領域案例典型“鄉村之變”
德欽縣羊拉鄉茂頂村曾經是最偏遠落后的地區之一。近年來,該村以黨建工作為引領,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政府主導盤活荒山荒地、零散土地,農民以資源入股合作社,大力發展農旅融合產業,積極開發觀光景點、餐飲服務等業態,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農民收入持續提高,曾經的荒野山地成為影響、帶動一方發展的熱土。
盤活荒山野地。茂頂村黨總支把發展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抓手,爭取、籌措資金530余萬元,搶抓旭龍水電站建設機遇,科學高效盤活荒山荒地、零散土地20余畝,建設集種植、養殖、住宿、餐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鄉村文旅融合集體經濟。牽頭領辦合作社,科學制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成功與德欽海賜商務公司簽訂10年的長期經營合同,每年租金收益80萬元,3年之后租金按每年5%遞增,累計租金收入可達924萬元。在合同期內,由承包方繼續投資建設1500余萬元的固定資產,待合同到期后該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為茂頂村農業振興奠定了良好物質基礎。
健全保障機制。合作社建立村集體經濟組織提議、村“兩委”審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決議的“三步”議事制度,形成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經營管理與監督分離的監管模式,確保村集體經濟經營有序。采取鄉村聯合、村村聯合和村級投資入股等聯合抱團發展方式,共同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年底產生收益按50%用于農戶分紅,30%用于集體經濟建設,20%用于增強村黨組織自我保障和服務群眾的能力的比例分紅,累計實現收入340余萬元,受益戶數305戶1865人,轉移低收入人口就近就業810余人次。分配制度既兼顧了全民分紅以及脫貧戶、監測戶二次分紅,又兼顧了公益金等的提取備用,實現物力、財力、人力等多方面資源高效集中。
發展特色產業。合作社大力推廣適宜本地發展的大棚蔬菜、中藥材種植產業,投資建成畜牧養殖基地、高收入經濟作物種植加工基地,發揮毗鄰西藏和四川涉藏州市的獨特地理優勢,抓緊旭龍水電站將全面開工的機遇,按照產業化、規模化向西藏、四川擴大銷售市場,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農民增收致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維西縣葉枝鎮同樂村村民身著盛裝歌舞阿尺目刮
8月14日,維西縣葉枝鎮同樂村村民身著盛裝,跳起傈僳族特色民間歌舞阿尺目刮,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詳細] -
迪慶州首個免費農村“花式”托管班讓農村中小學生暑期有“趣”處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在孩子們激情澎湃的朗讀聲中,為期20天的香格里拉市金江鎮興隆村暑假愛心公益托管班迎來了結業儀式。[詳細] -
【作風革命 效能革命】迪慶州人社局真抓實干深化作風革命效能革命
重大事項先通過黨小組會、支委會討論,再提交黨組會研究審議,黨建促業務更加務實有效,議題會前醞釀更加充分,決策過程更加科學嚴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