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區壯麗的高原辮狀河群
青藏鐵路跨過沱沱河的辮狀河道(7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辮狀河流是一類由多個不規則沙洲分割而形成的淺水多汊道系統。長江正源沱沱河、北源楚瑪爾河下游、南源當曲下游及其支流布曲、尕爾曲,以及長江干流通天河上游河段,都以辮狀河道為主,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高原辮狀河群。
2023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隊近日在長江源區開展多學科綜合考察,對長江源區的辮狀河流進行了考察和研究。
青藏鐵路列車駛過楚瑪爾河的辮狀河道(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在沱沱河與當曲匯合處的囊極巴隴拍攝的辮狀河道(7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楚瑪爾河的辮狀河道(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通天河支流的辮狀河道(7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在沱沱河與當曲匯合處的囊極巴隴拍攝的辮狀河道局部(7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楚瑪爾河的辮狀河道(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在沱沱河與當曲匯合處的囊極巴隴拍攝的辮狀河道局部(7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沱沱河與當曲匯合處的囊極巴隴(7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楚瑪爾河的辮狀河道(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通天河支流的辮狀河道及周邊景色(7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通天河支流的辮狀河道(7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通天河支流的辮狀河道(7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通天河支流聶恰曲的辮狀河道(7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通天河支流辮狀河道旁的藏野驢(7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青藏鐵路跨過沱沱河辮狀河道(7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當曲支流布曲與尕爾曲會合處(7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青藏鐵路跨過尕爾曲的辮狀河道(7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楚瑪爾河的辮狀河道(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通天河支流聶恰曲的辮狀河道(7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江源科考探究辮狀河流之變
長江正源沱沱河、北源楚瑪爾河下游、南源當曲下游及其支流布曲、尕爾曲,以及長江干流通天河上游河段,都以辮狀河道為主,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高原辮狀河群。 [詳細] -
江源科考探研長江源區水循環
-
探秘江源科考觀測體系
徐平說,隨著長江源區野外科考觀測體系不斷完善,自動化程度逐步提升,今后江源科考將圍繞三江源生態保護、高寒高海拔地區基礎建設等國家戰略需求,提供更多基礎數據支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