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新聞 > 涉藏動態

打破發展瓶頸 填補觀測空白——青海冷湖打造國際一流天文觀測臺址

發布時間:2023-06-01 15:05:00來源: 參考消息

  好的望遠鏡可以拍下無數動人心魄的太空景象:群星璀璨的全天畫卷、如風車般盤旋的漩渦星系、如彩虹般絢爛的氣體云……在中國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西北邊緣,冷湖,一座比肩智利北部、美國夏威夷莫納克亞的國際一流光學天文臺址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不久的將來,這里或許會成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一個重要窗口。

  國內專家認為,冷湖天文觀測臺址的發現,打破了長期制約中國光學天文觀測發展的瓶頸,填補了從夏威夷到歐洲間東半球國際級天文臺址的“空白區”。外國專家希望冷湖臺址設置大型的現代光學望遠鏡和科學儀器,以實現在重大科學問題上與國際其他臺址的合作研究。


4月12日拍攝的冷湖天文觀測基地一處在建天文望遠鏡項目(陳杰 攝)

  觀測條件達世界一流水平

  天文學是孕育重大原創發現的前沿科學,也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戰略制高點。光學觀測臺址是天文學研究開展的基礎,優秀的天文臺址是稀缺資源。冷湖天文觀測基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鎮賽什騰山。那么,天文觀測基地緣何落地冷湖?

  “這里的光學天文觀測條件,可以與美國夏威夷莫納克亞天文臺、西班牙拉帕爾馬島天文臺等世界一流臺址相媲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鄧李才說。

  中國天文界長期以來重視光學天文選址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建成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的2.16米天文光學望遠鏡、麗江高美古的2.4米通用型望遠鏡和郭守敬望遠鏡(LAMOST)。20世紀90年代起,為了給未來大型光學/紅外、亞毫米波觀測設備尋找高質量地基天文觀測臺址,中國天文學家開始在青藏高原開展天文臺選址工作。

  2021年8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鄧李才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冷湖賽什騰山光學天文臺址勘選結果:基于連續3年的觀測數據,分析確認青海冷湖賽什騰山是極佳的光學/紅外天文觀測臺址。這一科研成果發表后在全球天文界引起強烈反響。

  當月,美國《史密森學會雜志》獨立采訪多位天文學家,對冷湖天文觀測臺址給予積極評價。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麥克唐納天文臺的首席天文學家加里·希爾對冷湖的暗夜條件印象非常深刻。他認為冷湖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天文觀測臺址。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斯科特·潘恩說:“水汽吸收紅外輻射對某些望遠鏡來說是‘真正的殺手’。”他認為冷湖天文觀測臺址位于內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汽對紅外望遠鏡的影響。

  “在為天文臺選址時,我們傾向于尋找多種特征的最佳和最優組合。”莫納克亞天文臺的首席科學家約翰·奧馬拉表示,天文觀測臺址需要足夠偏遠,避免城市光污染,但科學家仍有可能進入;望遠鏡應該建在高海拔地區,以避免大氣(湍動)造成模糊,但不要高到人類無法適應。

  賽什騰山天文臺址惡劣的氣候環境雖不適宜人類生存,但具備世界級優良天文臺址的條件。賽什騰山平均海拔4000米,方圓百公里是無人區,幾乎無光污染。天文觀測臺址晴夜比例、視寧度(大氣穩定度)、可沉降水汽和大氣湍流結構等指標的監測顯示,冷湖賽什騰山C區(4200米標高點)的視寧度中值為0.75角秒。專家綜合衡量,認為冷湖臺址與國際最佳天文臺址相比基本持平。

  此外,專家認為冷湖擁有優越的交通區位條件和可靠的后勤保障條件,使其具備了國際光學天文研究重要基地的優勢資源條件。從海拔2800米的冷湖鎮出發,沿德令哈市方向行駛50公里就是通往臺址專用公路的連接線。賽什騰最高峰海拔達4500米。“相比青藏高原地區的其他選址點而言,這是冷湖臺址具備的另外一個優勢條件。”鄧李才說。

  先進望遠鏡“扎根”賽什騰山

  總投資近20億元的9項光學天文望遠鏡項目,目前已落戶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受訪專家認為,隨著今后更多天文科學裝置和國際先進觀測設施落戶冷湖,中國光學天文觀測、望遠鏡技術等領域的發展有望加快。

  2020年4月1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共同簽署了《關于“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合作協議》,標志著墨子巡天望遠鏡(WFST)正式落地冷湖,這也是冷湖天文觀測基地落地的第一臺夜天文大型望遠鏡項目。

  記者在現場看到,墨子巡天望遠鏡圓頂、觀測室等配套基礎設施已基本完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孔旭介紹,望遠鏡本體和主焦相機也已基本完成,將于今年夏天在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安裝調試并開展天文觀測。

  “作為深空探測實驗室的重要地基設備,墨子巡天望遠鏡將開展近地小行星等目標的監測和預警任務,顯著提升我國近地天體監測預警能力,”孔旭說,“望遠鏡獲取的高精度位置和多色亮度觀測數據,可以用于高效搜尋和監測天文動態事件,在時域天文、太陽系天體普查、銀河系結構和近場宇宙學等領域取得突破性原始創新成果。”

  清華大學6.5米寬視場光譜巡天望遠鏡(MUST)是目前入駐冷湖口徑最大的望遠鏡項目。“該光譜巡天望遠鏡建成后,將在暗能量和暗物質本質、引力波宇宙學、系外行星和星系形成等前沿方向取得重大基礎性、原創性突破,有望發現宇宙的全新規律。”清華大學天文系副教授蔡崢介紹,這個望遠鏡將與國際上已建成的數個大規模測光巡天望遠鏡進行互補協同。

  鄧李才所負責的SONG望遠鏡項目去年在賽什騰山上完成了觀測塔樓的建設。“這是中國第一個新技術圓頂,我們沒有在圓頂內使用空調,而是對它的熱學、風動力學進行了專門設計。新的設計可以利用自然風控制圓頂內溫度,這對望遠鏡的圓頂視寧度會有很大貢獻。”

  世界首臺用于太陽磁場精確測量的中紅外觀測系統AIMS望遠鏡,最近也取得新進展。它的核心科學儀器之一——8至10微米紅外終端成像系統——正在與望遠鏡系統對接和調試,并將于近期啟動試觀測。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懷柔太陽觀測基地總工程師王東光介紹,AIMS望遠鏡將填補國際上沒有中紅外波段太陽磁場望遠鏡的空白,揭開太陽在中紅外波段的神秘面紗。

  “AIMS望遠鏡不僅科學目標在國際上具有創新性,在技術上也有創新性的突破。望遠系統在中國天文觀測中首次采用離軸光學系統設計,焦面科學儀器除8至10微米的紅外單色像外,還配備了國際領先的高光譜分辨率紅外成像光譜儀和偏振測量系統。”王東光介紹,AIMS望遠鏡的研制,推動了中國紅外光譜與紅外偏振測量技術的發展。

  國際合作填補東半球空白

  青藏高原為未來的巨型光學望遠鏡提供了理想的條件,而冷湖天文觀測臺址的發現,為世界各國進一步加深國際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所有高質量的天文臺都位于西半球,所以在青藏高原上建立這樣一個天文臺可以填補空白。”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國家光學紅外天文研究實驗室主任帕特里克·麥卡錫表示,如果天文學家想持續監測一天中發生的事件,常常需要時域、空域的接力觀測。

  “日后,智利、夏威夷和加那利群島的世界頂級天文臺將受益于這個東半球臺址提供的不間斷監測。”鄧李才介紹,SONG望遠鏡項目是國家天文臺參與的國際合作項目的中國節點設施,目前涉及約20個國家。

  未來,SONG將在地球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不同經度區間各選4個觀測站,每個觀測站建設一臺口徑為1米的高技術光學望遠鏡,組成一個全球聯網觀測系統,對同一個觀測目標進行全天連續不間斷觀測。“項目要求每個參加單位必須對等參加,而且大家要非常緊密地合作,把8臺望遠鏡作為一個設備來使用。”鄧李才說。

  據了解,MUST望遠鏡的主鏡與鏡面制造能力很強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合作,圓頂與歐洲極大望遠鏡圓頂分包商EIE集團合作。“我們共同推進這個項目,可以促進高技術的交流合作。”蔡崢說。

  此外,墨子巡天望遠鏡項目已與日本、歐洲以及美國的多所大學以及科研機構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利用國外北半球大、中口徑光學紅外望遠鏡對墨子巡天望遠鏡發現的特殊暫現源(如極早期超新星、千新星、潮汐瓦解事件、伽馬射線暴),開展光譜以及多波段成像跟蹤觀測,進一步確認這些神秘天體的物理起源,從而實現在時域天文領域的重大科學突破。“項目計劃將國際合作拓展至澳大利亞、智利、南非等南半球國家,實現墨子巡天望遠鏡全球時域后隨跟蹤觀測網絡。”孔旭說。

  作為一個具備國際一流地面光學天文觀測條件的臺址,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利用了柴達木盆地無人區的良好自然條件。但光污染的問題是全世界天文臺共同面臨的威脅。2017年,為配合賽什騰天文臺選址,冷湖地方政府決定將全域1.78萬平方公里納入暗夜星空保護區。今年1月1日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條例劃分出暗夜保護核心區和暗夜保護緩沖區,嚴格規定了暗夜保護核心區內的光源種類和亮度等。多位專家表示,中國立法保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暗夜星空,可以稱為中國乃至國際上的典范。“這個不斷發展的天文臺有望成為中國天文學的下一個中心。”鄧李才說。國內天文學家希望,冷湖天文觀測基地能夠成為中國下一代巨型望遠鏡的所在地。

  記者手記: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

  新華社記者 顧玲 白瑪央措 陳杰

  荒蕪的戈壁、綿延的山脈、頑強生長的駱駝刺……前往冷湖的路途寂靜遙遠。過去幾年里,一批又一批天文學家往返于這條荒涼的公路,探索這片未知之地。

  清晨8點,常住人口僅500余人的冷湖鎮一片寂靜。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懷柔太陽觀測基地總工程師王東光和副研究員包星明的帶領下,記者第一次前往賽什騰山。眼前的賽什騰山人煙稀少、寒冷干燥,在這樣一個地方仰望浩瀚宇宙,更需要腳踏實地、耐心堅守。

  汽車慢慢爬上山頂,賽什騰山上目前單體最高的觀測塔樓赫然屹立在不遠處。寒風呼嘯,吹得人手臉生疼。塔樓一旁的活動板房內,王東光開始生火架爐子。“你看,電熱水壺里的水都結冰了,得先把壺烤熱了,要不它不干活。”王東光說著用腳踩斷幾塊木板,熟練地放進火爐里。

  賽什騰山上常年寒冷干燥,長時間在這里工作的人們或嘴唇發青,或皮膚干裂。18平方米的活動板房內支著4張高低床,“這里離冷湖鎮70公里,中午回不去,我們自己帶飯,就在這里湊合湊合”。包星明說。煙熏火燎中,活動板房漸漸暖和起來。

  2017年,時任冷湖工業園黨委副書記田才讓為冷湖的產業轉型發展東奔西走。天文臺選址初期,田才讓和天文學家們曾一起徒步攀爬賽什騰山。為了找到最佳線路,他們每次都背著兩桶油漆,用不同的記號標記路線。“那時沒有路,真的是在玩命。”田才讓說。

  2018年7月底,通往賽什騰山頂的砂石路開始動工;9月,當地政府調用直升機運送臺址基建所需的建筑材料、臺址觀測設備。“一天吊80趟,每趟往返7-8分鐘,每天飛行近9個小時。”58歲的直升機駕駛員崔逢祥回憶道。

  臺址勘測、建設初期的艱辛難以想象。因為沒有道路通達選址點,后期的選址設備運行與維護都靠人力完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鄧李才和科研團隊成員需要背著各種儀器設施,每次步行至少3個半小時才能到達山頂,最終建成了所有關鍵臺址參數的測量平臺并開始運行。

  2019年9月,砂石路修達選址點。“車能直接開到臺址,人能輕松點兒。但是當時生活條件依然很艱苦,研究人員上去調試設備,一般都在小木屋里將就睡一夜,帶點辣條、餅干充饑。”

  今天,沿著地方干部和天文學家們曾日夜徒步往返的盤山路望去,30多個光學望遠鏡正在建設;從215國道下道點至山頂總長39公里的柏油路已經鋪了一多半;建筑工人正在緊鑼密鼓地建造觀測塔樓,一個個潔白的圓頂正朝著竣工之日邁進,大家都在期待望遠鏡凝望星空的“第一眼”。 

  “賽什騰”,蒙語意為“突兀”或“覺醒”。登上賽什騰山,放眼望去,天文臺白色的穹頂錯落于山巒,曾經荒蕪的冷湖戈壁正在“崛起”。堅守在賽什騰山的天文學家們帶著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正以更堅定的信念、更嚴謹的態度,在冷湖逐夢星辰大海。

(責編:于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來火星小鎮模擬登陸“火星”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鎮位于甘青新三省區交界處,平均海拔2800米。這里常年寒冷多風,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因有著規模宏大、形態各異的雅丹地貌,被國內外游客稱為“火星小鎮”。[詳細]
  • 想要探索“火星”?青海這座小鎮能滿足你的幻想

    “冷湖的熱度不斷上升,游客逐漸增多,我們對今年的旅游旺季很有信心。”冷湖鎮塞上西海酒店前臺主管張晶說,未來酒店將打造星空房,供游客和天文愛好者觀星。[詳細]
  • 世界首臺!我國在中紅外太陽觀測領域取得新進展

    世界首臺“用于太陽磁場精確測量的中紅外觀測系統(簡稱AIMS)”望遠鏡取得新進展,其核心科學儀器之一——8至10微米紅外終端成像系統已運抵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并開始與望遠鏡系統的對接和調試工作,將于近期啟動試觀測。[詳細]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久别的草原在线影院电影观看中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制服丝袜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人妻av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最好看的2018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犯す中字|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国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