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紅原縣:畜牧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地處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壩州紅原縣,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屏障核心區,草場保護和畜牧業發展一直是該縣長期需要平衡的一個問題。2022年4月,該縣成功申報國家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項目,經過一年建設,紅原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當地農牧民人均收入實現質的增長。
增圈補飼多舉措 提高牧民收入
早春的紅原縣遭遇了一場降溫,春雪讓草原又鋪上了銀裝。雖然氣溫在零下七八攝氏度,但是紅原縣瓦切鎮的牧民龍讓建措早早就來到剛建好的圈舍里為牦牛投放食飼。龍讓建措是紅原縣的養殖大戶,他總共養殖了350頭牦牛?!耙荒昵霸跊]有棚圈的情況下,像這樣的冷季補飼,在紅原縣這樣的高海拔牧區是根本無法想像的?!饼堊尳ù虢榻B說。
“現在政策好哦!以前放牧是沒有棚圈的,冷的時候牛沒有草吃,長得慢死得多,現在政府幫助我們修建了圈舍,還鼓勵我們提前準備飼料,冷季牦牛掉膘不嚴重了?!饼堊尳ù虢榻B,以前牦牛6歲才能出欄,現在4歲就出欄了,養殖時間縮短的同時,牦牛體重還增加了。
牧民為牦牛補飼。
新格局新模式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增設棚圈以及建立更廣泛便捷的收奶網絡是紅原縣畜牧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據悉,該縣牢牢抓住全國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縣這一重大發展機遇,全面推行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相結合,適度放牧和圈舍補飼相輔助,科技與保險雙保障的養殖模式,加快粗放養殖向規?;瘶藴驶B殖轉型。采用黨支部、村集體經濟、龍頭公司和牧戶的聯合運營模式,形成上聯行業、下聯牧戶的新格局,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據紅原牦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楊勇介紹,目前紅原具備年10萬噸牦牛鮮奶處理能力和1.4萬噸奶粉生產能力。在政府支持下,紅原加強牧區基地和奶源建設,修建了兩個中心奶站和多個聯戶牧場、50多個收奶站,形成以紅原縣為中心,輻射周邊200公里的收奶網絡,在更便捷安全收奶的同時,保障了食品安全質量。
“我們的效益也增加了。我們按照市場價或保護價就高的原則收購牦牛奶,近年來收購鮮奶超5萬噸,惠及紅原縣牧民6000余戶,為牧民創造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楊勇介紹說。
在牧區收奶。
近年來,紅原縣依托四川省現代草原畜牧業試點示范縣建設,累計投入資金8.7億元,實施43個畜牧業發展重點項目。積極與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西南民族大學等6個院所合作,將科研基地落戶紅原,構建起“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數據顯示,紅原縣目前已建成“麥洼牦?!眹壹壓诵挠N場1個,人工種草地達到350余萬畝。建成標準化養殖基地5個、家庭牧場348個、聯戶聯營基地100個。在產業鏈條延伸方面,培育了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6個,建成川甘青結合部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場1個。通過配套畜牧業物聯網設備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對家畜進行監管檢測,建立數字技術服務應用管理系統與APP,真正讓數字技術成為牧民手中的工具。
據了解,紅原縣計劃在4年內建設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綜合示范區8個。屆時,每頭活畜價格由現在的5000元提高到8500元以上,示范區牧戶戶均增收15000元以上,形成畜牧業現代化發展的“紅原模式”,進一步引領青藏高原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省紅原縣“聯戶聯情”提升民生溫度
今年以來,紅原縣以“聯戶聯情”為載體,厘清“誰來聯”“聯什么”“怎么聯”思路,緊盯涉農民生實事,在強化惠民服務、解決民生難題、夯實群眾基礎中結真情、交真心、辦實事,做到黨群干群常來常往、常聯常親。[詳細] -
四川省紅原縣60個項目集中開工 圍繞現代牧業建設新農村
9日,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2022年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該縣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點舉行,60個項目同期開復工,總投資124.6億余元,年度計劃投資36.9億余元,讓紅原縣進入名副其實的“項目建設攻堅年”。[詳細] -
四川省紅原縣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
近年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行動優勢,深入探索實施黨建促鄉村振興辦法路徑,打造具有紅原特色、紅原亮點的鄉村振興新模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