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摸家底 蓄力國家公園建設
圖為調查組工作人員正在采集樣本。 祁增蓓 攝
“這次調查是青海湖歷史上第一次系統的為了國家公園建設做的工作,這是青海湖國家公園建設在后期實施和推進過程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活動。”29日,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和管理局旅游管理處處長陳德輝在青海湖流域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本底調查中說到。
據了解,此次本底調查由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和國家林草局西北調查規劃設計院共同組織實施,是雙方共同合作的第一個項目,也是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為調查組工作人員正在入戶調查。 祁增蓓 攝
這是自7月10日青海湖流域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本底調查正式啟動后,調查組工作人員們連續奮戰的第49天。此次本底調查是青海湖流域首次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本底調查,調查內容涵蓋自然生態環境、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主要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等內容。
“本次調查我們差不多有60位同志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一線我們就派了4個組,天峻組、海晏組、剛察組和共和組,28名同志在做一線的林地和現地的核實,還有草地資源的調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北調查規劃設計院副處長王翠萍介紹道,“另外還有一些部門的資料收集,包括統計資料、人口、社會經濟這方面社會資料的收集。”
同時,本次調查中實地調研了階段復核類地沖突與景觀資源地塊474處,走訪涉及19個鄉鎮所屬的93個村(社區)及420余戶農牧民,完成工作報告5份。現已完成基礎數據收集和外業調查工作,即將進入數據梳理和資料補充階段,全部調查工作預計今年9月底完成。
“青海湖國家公園的建立對于今后整個生態環境的保護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希望通過這次青海湖國家公園的建立,國家加大對環湖群眾的支持力度,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沙島分局副局長李學軍說到。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我們主要是要完成一些梳理工作,最終經過專家分析評審形成青海湖流域的總體評價。通過專家組的評審論證,拿出一個科學真實的結論為后期國家公園建設做支撐。”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和管理局旅游管理處處長陳德輝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湖畔普氏原羚數量超過2700只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結果顯示,目前青海湖畔普氏原羚數量超過2700只,小羊家族正在逐步壯大。[詳細] -
青海湖鳥島的守護者:從打鳥到護鳥
近幾年青海湖水面上漲,濕地面積擴大,雖淹沒了許多處鳥的棲息地,但鳥類數量基本在增長,蛋島去年有2500只斑頭雁,今年增加至4000只,布哈河內的沙洲上也有上千只。[詳細] -
青海積極推進青海湖國家公園規劃建設
記者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了解到,按照相關規劃,青海將積極推進青海湖國家公園規劃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