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援青醫生千里扶貧路:盼患病老鄉少一個是一個
老崔與鐘暉交談。浙江省人民醫院供圖
“鐘醫生,一會忙好了去我家坐坐,我剛造了新房。”在青海省海西蒙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柯魯柯鎮衛生院門口,老崔緊緊握住鐘暉的手不愿松開。時隔9個月,面對精神飽滿的老崔,鐘暉竟一眼沒認出。
鐘暉是浙江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2019年8月,作為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20余年的高年資醫生,鐘暉成為了浙江省第四批醫療援青專家團的成員之一,支援海西州人民醫院。
初抵青海,鐘暉便接診了飽受慢性阻塞性肺病折磨的老崔。他回憶,“老崔幾乎每2個月就要住1次院,家里好不容易存下的準備建造新房的積蓄也因為他的病所剩無幾。”看著久病不愈的老崔及其疲憊不堪的家人,鐘暉為他做了無痛支氣管鏡檢查。
“普通支氣管鏡檢查是在患者清醒的狀態下進行,容易出現咳嗽、憋氣、惡心等不適感。而無痛支氣管鏡檢查是一種呼吸內鏡新技術,這項技術不僅安全有效而且基本無痛苦,能很好的解決患者術前的恐懼及術中的各類并發癥。”鐘暉介紹。
鐘暉在海西州人民醫院為患者檢查。浙江省人民醫院供圖
操作無痛支氣管鏡對醫生的要求更高,原來的海西州人民醫院一直沒有開展。而在鐘暉及其他援青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無痛支氣管鏡檢查終于在海西州得以實現。
因地處高原缺氧地域,慢阻肺、肺心病等疾病是海西州的常見多發病。當病情加重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呼吸衰竭、意識改變等現象。對此,除無痛支氣管鏡檢查,鐘暉還手把手地教授海西州人民醫院呼吸科醫師如何使用無創呼吸機,對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進行輔助治療。
截至5月,海西州人民醫院共開展80例無痛支氣管鏡檢查,利用無創呼吸機技術成功搶救呼吸衰竭病人共10例。
不僅是前來就醫的患者,鄉鎮村民的健康也是鐘暉所關心的。在空閑之余,他經常深入柯魯柯衛生院、香日德班禪慈善醫院等地進行義診咨詢活動。
鐘暉與科室醫護人員就患者的醫學影片進行講解。浙江省人民醫院供圖
“今年4月,和海西州人民醫院同事一起,我們用6天時間行駛2200公里跑遍了海西州下面的各家醫院,為當地百姓送醫、送藥、送健康。”在鐘暉看來,鄉鎮村民對衛生衛生診療意識淡薄、高齡患者出行不便及基層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是海西州醫療扶貧的難點和重點。而做這些,只是希望受疾病之苦的老鄉少一個是一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醫療扶貧之路上,鐘暉深知,要想為青海醫療實現“造血”,還需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我們采取了授課、教學查房和疑難病例分析討論等形式,提高當地醫師對呼吸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掌握。另外,還成立呼吸內科門診,真正讓新技術、新知識在青海扎根。”鐘暉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江蘇“曼巴”的“援青日子”:一次青海行 一生青海情
第三批江蘇省對口支援海南州的干部人才團隊將在7月底返回江蘇。他們在當地“傳幫帶”帶出的人才、留下的技術、傳下的體系,成為“帶不走”的財富。[詳細] -
情系高原,“援藏醫生”劉云軍的那些事兒
2017年,在劉云軍帶領下,玉樹州人民醫院取得三項國家級榮譽:“全國衛生計生先進集體”、兒科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江西副院長獲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