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開車兩天到拉薩,就想親眼看看西藏自治區60周年大慶!”8月21日的雪域高原,在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之際,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夏尼村黨支部書記雄偉龍,懷著激動的心情,自駕近千公里趕到拉薩,只為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盡管未能進入會場,但當他從賓館陽臺遠遠眺望布達拉宮廣場時,熱淚不禁奪眶而出:“遠遠看一眼,就知道黨和國家始終惦記著我們邊疆群眾。”這樸素而真摯的話語,道出了邊境群眾對黨中央的深切感恩。
“吃住都是共產黨安排的”——邊境村莊蝶變記
夏尼村,一個位于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中印邊境、僅有43戶178人的僜人聚居村,在過去幾十年間實現了從茅草屋到水泥房、從泥巴路到硬化道、從缺水少電到家家通網通暖的巨變。2018年,在國家專項資金支持下,全村完成住房統一改造,每戶都住上了安全舒適的現代化水泥新居,自來水、熱水器、獨立衛浴、光纖等一應俱全,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雄偉龍感慨地說:“吃住都是共產黨安排的,現在不僅住得好,還能在家門口掙錢。”

圖為夏尼村一戶人家二樓的小陽臺 攝影:龍真多吉
雄偉龍是村里有名的種植能手,通過種植獼猴桃,今年收入20余萬元。獼猴桃作為夏尼村的支柱性產業,已有十余年發展歷史,為村民帶來了穩定的經濟收益。目前夏尼村種植獼猴桃(金艷、金隅)360余畝,基地280余畝,群眾自種80余畝,基地種植柑橘(黃果柑、耙耙柑)40畝,村集體每年分紅35萬元,今年每戶分紅7300元。產業的蓬勃發展,讓村民的錢包鼓了起來,生活也越過越有盼頭。
“總書記來了!”——中央關懷暖人心
8月21日,慶祝大會當天,雄偉龍和朋友特意訂下拉薩城區一處高層賓館的房間,雖然只能遠遠望見布達拉宮廣場上人頭攢動、彩車隊列緩緩行進,但他仍難掩激動。為了更清晰地了解現場實況,他一邊遠眺窗外,一邊緊盯電視直播。當直播畫面中出現習近平總書記的身影時,他眼眶濕潤,激動得眼淚幾乎要掉下來:“總書記親自來到西藏,這是對我們最深切的關懷!”
同一時間,在夏尼村的文化室,駐村干部和僜人群眾一起圍在一起觀看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直播。而在田間地頭,村民們也紛紛停下手里的活用手機觀看直播。當電視畫面切到總書記向群眾揮手,眾人驚嘆不已。“沒想到總書記能來西藏,很受鼓舞!”村婦女主任依青激動地說。她不僅是五個孩子的母親、七十多歲老人的兒媳,還是自治區基層宣講員和村文藝隊隊長。她用帶著泥土味的鄉音,把黨的政策掰開揉碎、講進鄉親們的心里;她用充滿熱情的歌舞,把節慶的歡愉和感恩的真心,跳成一段段鮮活的記憶、唱進一首首動人的歌里。“我們要用自己最熟悉的土話,把黨的政策和恩情講清楚、傳下去,讓娃娃們都明白——今天的幸福從哪里來,好日子是誰帶來的。”

圖為中國西藏網記者和夏尼村婦女主任依青(左二)、夏尼村黨支部書記雄偉龍(左三)交談 攝影:龍真多吉
“幸福不能忘共產黨”——感恩奮進向未來
“過去我們住茅草房,現在住‘小樓房’;娃娃上幼兒園到高中全免費;看病有保障;符合條件的邊境居民每人每年補貼8300元。”雄偉龍掰著指頭算賬,“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僜人的今天!”“幸福不能忘共產黨,好日子是黨給的。”樸實的話語,表達了夏尼村干部群眾對黨的感恩之情。
眼下,獼猴桃又迎來采摘季,金黃果實掛滿枝頭。雄偉龍又有了新盤算:“產業穩了,吃穿不愁了,我們要把村莊綠化成‘邊境小江南’。”得益于當地優越的氣候條件,如今的夏尼村綠樹成蔭,瓜果飄香。村民們正齊心協力,朝著建設更美家園的目標邁進。

圖為夏尼村獼猴桃基地 攝影:龍真多吉
兩天車程,千山萬水,擋不住一顆赤誠之心。在西藏廣袤大地上,無數像雄偉龍一樣的基層干部和普通群眾,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著對黨和國家的深情厚誼。夏尼村干部群眾的心聲,正是西藏千千萬萬農牧民感恩黨、擁抱新時代、奮斗新征程的生動縮影。從村支書千里驅車赴盛會的執著,到村莊煥然一新的變遷,無不印證著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英明偉大,展現著雪域高原各族兒女團結拼搏、共創未來的堅定信念。這份跨越山河的忠誠與熱愛,正如格桑花一般,扎根于高原沃土,絢爛綻放,匯聚成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照亮雪域兒女邁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中國西藏網 記者/巫姍燕 龍真多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