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以前的考古挖掘都是在電視上看到的,這是我第一次親身走進考古現場,而且還是自己家鄉西藏的考古現場,別提有多興奮了!”7月28日,一場與眾不同的研學活動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進行,來自拉薩的20名學生在溫江多遺址與才納農業園區“多維度”與拉薩進行“對話”。
圖為“多維度對話拉薩”研學團合影 攝影:趙振宇
探秘溫江多遺址:觸摸千年歷史的溫度
在溫江多遺址考古現場,同學們在拉薩市文物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遺址展覽區展示出土的磚、瓦、陶、石、骨、鐵等遺物標本,并詳細了解每件文物的特點、用途以及所反映的歷史文化信息。體驗親手“挖掘”、記錄地層數據,并觀摩了出土的吐蕃時期建筑殘片和建筑基址。“這些文物讓我仿佛看到了祖先的生活場景,”本次研學團的成員江陽西繞感嘆,“課本上的歷史突然‘活’了起來!”
圖為拉薩市文物局工作人員為研學團學生實地講解溫江多遺址 攝影:趙振宇
溫江多遺址位于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在《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等古藏文文獻、吐蕃時期石碑刻銘中都有明確記載,是公元7-9世紀西藏高原吐蕃政權的行政與宗教中心之一,面積約7萬平方米,與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噶迥寺等共同構成了拉薩河流域吐蕃都城文化遺產綜合體。
拉薩市文物局專家在現場講解中強調,溫江多遺址作為吐蕃王朝重要遺存,是西藏自古以來與中原文明緊密聯系的實證。“通過考古實踐,青少年能更直觀理解西藏文化是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圖為研學團學生在溫江多遺址動手體驗“考古挖掘” 攝影:趙振宇
走進才納鄉產業園:科技賦能鄉村振興
研學第二站來到曲水縣才納鄉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無土栽培展館中,學生們了解了高原特色作物育種、溫室物聯網控制等現代農業技術。“原來不需要土壤植物也可以長這么好啊!”來自研學團的旦增卓瑪在直觀了解無土栽培技術后興奮地說。
圖為研學團學生在才納鄉現代農業產業園了解無土栽培知識 攝影:趙振宇
在才納鄉現代農業產業園,學生們還走進現代農業科普館、紅掌花卉館、雪域花谷園、藏藥館等研學展館,深入學習清晰感知拉薩曲水縣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的緊密關聯,體會西藏在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產業園講解員介紹,該園區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當地群眾增收,2024年才納園區產值達4073.56萬元,接待游客15.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67.7萬元。“希望同學們未來能用所學知識建設家鄉,讓雪域高原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圖為研學團學生在才納鄉現代農業產業園了解沙漠植物 攝影:趙振宇
本次研學活動由拉薩市文物局主辦,以“多維度對話拉薩”為品牌,開設“探秘溫江多遺址”“漫步古城拉薩”兩條研學路線,帶領青少朋友以“沉浸式體驗”為鑰,解鎖拉薩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文明密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