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7月24日,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消防救援事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舉行。
1965年,西藏僅拉薩市設有4個消火栓、1個消防隊。
60年來,西藏消防安全基礎建設全面提檔,已建成市政消火栓7000余個,建成104個城市消防站,消防隊、站實現市區、縣區全覆蓋。組建國家高山救援隊和9個類型、65支專業救援隊,上千輛執勤消防車、20余萬件(套)裝備器材“齊上線”,基層基礎建設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轉制后,西藏消防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從應對單一災種向應對全災種轉變,著力構建本領高強的救援力量體系、高效順暢的救援指揮體系、服務實戰的保障支撐體系,有效應對處置了西藏定日6.8級地震、昌都丁青縣山體滑坡等急難險重任務。
60年來,西藏消防持續深化消防執法改革,建設工程消防審驗職責順利移交,“雙隨機、一公開”(即:檢查對象隨機確定、執法檢查人員隨機選派,檢查結果向社會公開)監管全面鋪開,承諾制管理、信用監管、“互聯網+監管”等新模式逐步建立。堅持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掛牌成立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修訂《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辦法》等4部地方政府規章,制訂《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評估規范》等4部地方標準,推動出臺《西藏自治區火災事故調查處理規定》等15份規范性文件,消防安全治理制度化和規范化水平不斷提升。
60年來,西藏消防堅持“抓大防小控新”一體推進,聚焦各類火災高風險領域,持續開展重大火災隱患起底和“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能力提升日”活動,修訂完善總隊優化營商環境12項措施,建立健全“警消聯防”“邊消共防”等協作機制,高效遂行關鍵節點、重要時段消防安保任務。同時,緊盯文物古建筑,研發應用雙光電智能火災探測系統,建立并堅持“鐵腳板+防火墻+大數據”的監管模式,持續加大“七項新措施”(應用干電池酥油燈、配設酥油燈“防火池”“防火罩”、供燈房外遷、煨桑爐改造、集中炊事、電氣監測、火焰視頻監測)的推廣應用力度,有力消除一大批消防安全隱患,全區連續22年未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各族干部群眾的消防安全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60年來,西藏廣大消防指戰員面對急難險重的應急救援任務,始終奮斗在一線、戰斗在一線,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據統計,2018年以來,全區隊伍榮獲省部級以上表彰283項。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入駐40年“零火災”,獲評黨中央、國務院首次表彰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安多縣消防救援大隊獲評“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先進集體”、桑珠孜區消防救援大隊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向巴朗加、賓守朋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這些先進典型引領著一茬又一茬的消防救援指戰員挺立起推動事業前行的精神桅桿,匯聚起干事創業的磅礴力量。
60年來,西藏消防歷代消防人繼承和弘揚老西藏精神和“兩路”精神,牢牢把握區情災情,斗烈火、戰洪澇、抗地震、化危機,持續提升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水平,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挑戰,全面優化消防安全環境、守護民生民安。當前,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加主動的消防安全治理體系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治理格局初步構建。
西藏自治區成立的60年,不僅是經濟社會面貌發生歷史性深刻變革的60年,也是西藏消防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換羽新生、發展壯大的60年。(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