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6月14日,由西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與山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乃東區人民政府承辦,以“雪域瑰寶·藏源山南”為主題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首屆西藏非遺周非遺展演在山南市舉行。

圖為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首屆西藏非遺周非遺展演開幕儀式暨文藝晚會現場 攝影:趙振宇
晚8時,非遺展演在序章《豐收之莊》中拉開帷幕。來自山南雅礱民族藝術團、乃東區藝術團等單位的演員,以游客視角將非遺“望果節儀式”搬上舞臺。舞者手持青稞穗,以轉圈舞步再現了高原人民祈愿豐收的質樸場景,悠揚的熱瑪琴聲與歡快的舞步交織,瞬間點燃全場熱情。

圖為非遺展演序章《豐收之莊》 攝影:趙振宇
《吉祥雅礱》以白面具藏戲的經典形式,將雅礱河谷第一塊農田“索當”的農耕史詩、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的恢宏歷史,通過乃東區藝術團的鏗鏘鼓點與古樸唱腔娓娓道來;那曲牧民首登舞臺演繹的格薩爾說唱《聲生不息》,以原生態的牧歌喉韻再現英雄史詩的磅礴氣象;來自阿里的普蘭宣舞與嘎爾《扎西央恰》,以雅樂與戰鼓的對比,折射古格王朝的歷史浮沉;日喀則定日縣的洛諧《熱巴沖色沖》,以珠峰腳下的歌、舞、樂三重敘事,傳遞極境之地的生命韌性;拉薩堆諧《崗巴拉姆》通過扎念琴與踢踏舞的韻律交織,演繹拉薩的詩意風情;林芝工布箭舞《達姆韻》則以36名舞者拉弓踏地的剛健步伐,詮釋狩獵文化與自然信仰的交融,傳遞出“酥油味”與“糌粑香”交織的文化自信。

圖為定日洛諧《熱巴沖色沖》 攝影:趙振宇

圖為山南卓舞《吉祥卓舞》,81歲的卓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尼瑪老人登臺表演 攝影:趙振宇
非遺與現代藝術的碰撞更是成為展演的亮點。昌珠阿諧《阿嘎瓦》中,年輕音樂人與非遺傳承人同臺,將傳統“打阿嘎”勞動號子融入流行旋律,千年古韻與新潮編曲激蕩出別樣火花;壓軸節目《雪域霓裳·衣脈相承》服飾走秀,來自山南市乃東區各行各業的干部職工化身非遺的代言人和文化守護者,身著千年華服,在舞臺上綻放華彩。
此次演出活動不僅是對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展示,更以創新性表達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基因。從雅礱河谷的第一塊農田到云端數字時代的藝術嬗變,雅礱大地用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向世界傳遞著“守護根脈、智啟未來”的文化自信。

圖為《雪域霓裳·衣脈相承》服飾走秀 攝影:趙振宇
據悉,在非遺周期間,山南市將推出非遺工坊促銷、藏戲專場展演、傳統巡馬賽馬等20余項沉浸式體驗活動。拉薩至山南的文旅直通車已開通運營,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的“元宇宙非遺館”同步上線,山南市體育場民族路“非遺集市·百家爭鳴”將集中展示百余項傳統手工藝、服飾及美食,游客可通過直播互動、工藝演示深度感知非遺魅力。這場集文化展示、活態傳承、數字創新于一體的非遺盛會,讓非遺從歷史中“活”起來,在當代生活中“火”起來,為西藏文旅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