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7月22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與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拉薩市舉行。拉薩市政府副市長扎西白珍,治多、當雄兩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及農牧部門負責人、相關企業代表參加了儀式。
儀式上,簽訂了當雄縣與治多縣合作框架協議、西藏圣信工貿有限公司與玉樹治多中孚達牦牛絨產業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協議、西藏桑曲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與治多縣阿米雪乳業公司合作框架協議。
治多,藏語意為“長江源頭”。治多縣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玉樹州中西部的三江源和青藏高原腹地,西接西藏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青海“西大門”之稱。總面積8.06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總人口5.58萬,是全國主體民族比例最高、地區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積最大的縣。全縣牲畜存欄38萬頭、只,其中牛存欄33萬頭、羊5萬只;現有縣級合作聯社1個、牧民專業合作社31家(涵蓋全縣20個行政村)、聯戶經營和家庭牧場130個,畜牧業商標注冊8個,畜牧業產品品種達40余種。治多縣畜牧業生產推行以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發展基礎、擴大銷售渠道為手段,實現了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和現代生態畜牧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當雄,藏語意為“天選牧場”。當雄縣位于拉薩市北部,面積約1.03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素有拉薩“北大門”之稱,是拉薩市唯一的純牧業縣,青藏公路、青藏鐵路、京藏高速(G6)由東向西橫貫全境。當雄縣畜牧業基礎雄厚,天然草場總面積達69.15萬公頃,全縣各類牲畜存欄55.17萬頭、只、匹,其中:牦牛35.7萬頭、綿羊15.11萬只、山羊3.98萬只、馬0.39萬匹。近年來,當雄縣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現代化畜牧業轉變,實現了“牧業增效、牧民增收、草原增綠”的目標。
治多縣與當雄縣同為高海拔地區純牧業縣,畜牧業是傳統支柱經濟。近年來,兩縣黨委、政府堅持生態優先戰略和綠色發展理念,推行生態畜牧業建設,生態、生產、生活得到協調發展,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此次治多縣與當雄縣戰略合作協議自發端到成功簽署,得到拉薩市政府、玉樹州政府的關懷和支持。協議的簽訂旨在進一步加強當雄縣、治多縣在牦牛養殖、品種改良、動物疫病防控、人才交流與培養、項目申報、品牌創建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以促進兩地牧業高質量發展。(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才仁當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