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會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三農”工作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zhàn)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保證糧食安全,大家都有責任,黨政同責要真正見效。
農為邦本,糧食安全則是事關全體中國人民生存的根本性問題。只有把農業(yè)基本盤夯實筑穩(wěn),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huán)境下,保障國民經濟平穩(wěn)健康的發(fā)展。可以講,糧食安全既是國家經濟社會穩(wěn)定運行的重要前提,又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堅實基礎。所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防患于未然、常備不懈。
中國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657億斤,產量比2020年增加267億斤,再創(chuàng)新高。據統計,中國的糧食生產已連續(xù)7年保持總量在1.3萬億斤以上,喜獲十八連豐。
我國地域廣闊,如何因地制宜種好田,如何實現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如何找準路徑把特色產業(yè)發(fā)展好,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摸索。例如,在甘肅省臨澤縣蓼泉鎮(zhèn)墩子村,在國家補貼的支持下,2020年秋收后,形成了高標準農田集中連片,讓大規(guī)模農業(yè)機械化、智能化有了“用武之地”;在黑龍江省方正縣通過推廣高標準農田建設,平整土地、整合田塊,讓農田更適合機械化作業(yè),使得農田能夠旱澇保收;在四川達州則加大整治撂荒地,新增糧田9萬畝;在山東煙臺嚴格防止耕地“非糧化”,面積增加5萬畝……據了解,2021年,我國高標準農田新建1億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三農”,始終重視糧食安全。早在2013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要求“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強調“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2021年末,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有合理布局,主產區(qū)、主銷區(qū)、產銷平衡區(qū)都要保面積、保產量。耕地保護要求要非常明確,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
當前,在世紀疫情的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變,外部環(huán)境更趨復雜嚴峻,我國經濟運行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如何處理好14億多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要做好2022年“三農”工作,就要堅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yè)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實現糧食大豐收,讓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