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位于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的扎西宗邊境派出所,是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下轄的一個邊境派出所。那里離我們很遠,卻離珠峰很近,是前往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的必經之路。
戶籍室是扎西宗邊境派出所的窗口,也是聯系當地百姓的橋梁。作為新時代移民管理警察,雷曉虎和其美多吉從2018年開始承擔著轄區30個行政村、1546戶、7891名群眾的戶籍管理工作。
因結婚、搬遷、分居、收養及轄區內常住人口流動頻繁等原因,衍生出新生兒上不了戶口、重戶、死亡未注銷、干部未遷出、實際年齡與戶口本上年齡不符等諸多問題。3年來,雷曉虎、其美多吉始終銘記“把扎西宗鄉當故鄉,視群眾為親人”,采取了許多新的舉措和辦法,切實為轄區群眾辦實事。
圖為雷曉虎為扎西宗鄉完小學生采集身份證照片
2020年之前,在大家印象里,扎西宗鄉通往各村之間的道路都是搓板路,跟現在平坦而寬闊的柏油公路有天壤之別。
在“氧氣吃不飽、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襖”的扎西宗鄉,他們背著行李徒步,經常風餐露宿,就著山泉水、吃著壓縮干糧、泡面,一個村一個村地去重新采集村民信息,累計行程4000余公里。
“性別錯誤、民族錯誤、出生日期錯誤等戶籍辦理的歷史遺留問題是最麻煩的事,每到一戶,村民都無法出具原始證明,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能一一登記,然后去定日縣公安局戶政科協調解決,一去就是好幾天。”雷曉虎說。
圖為其美多吉在扎西宗鄉街道為轄區群眾宣傳戶籍辦理的常識
自承接戶籍管理工作以來,雷曉虎、其美多吉在村領導班子的協助配合下,發揮各自所長,相互積極配合,通過提供上門服務,面對面了解情況,在3年多的時間里,一再核對、修改各家人員信息,基本上全面解決了扎西宗鄉戶籍辦理歷史遺留問題。
此外,兩人還推行身份證及戶籍辦理“零門檻”“一次辦”服務方式,提升群眾滿意度。
利用信息化優勢給群眾帶來方便
在醒目的位置放置“老年人、軍人、殘疾人優先”提示牌,優先服務特殊群體,減少排隊等候時間及提供上門、預約、代辦服務,解決了實際困難,讓轄區百姓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的方便感、幸福感、安全感。
圖為其美多吉和雷曉虎在轄區扎西宗鄉卡龍村清查死亡未注銷人員信息
著眼效能更高,讓群眾順心
距離派出所50公里的扎西宗鄉藏普村村民南木瓊腿部骨折,長期在家休養。因前期排查出他的戶籍信息有誤,定日縣公安局戶政科要求其于近期辦理完畢,超時將影響其身份證件辦理進度。考慮到自己在一個月內要去日喀則市區復查,無法前往派出所更改戶籍信息,南木瓊將此情況通過輔警頓珠多吉反映給其美多吉和雷曉虎。
“剛好在下雪天收到輔警頓珠多吉的信息,在道路通行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兩個采取坐車結合徒步的方式趕到了南木瓊家里,幫他重新采集了戶籍信息,辦理了身份證件。當時的我們其實也是挺高興的,至少村民知道有困難就找我們。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南木瓊臉上的淳樸笑容,還有向我們表示感謝的真摯語氣。”其美多吉說。
圖為雷曉虎和其美多吉在單位民警的配合下前往放牧區采集身份證辦理信息
針對派出所戶籍業務辦理每周一高峰期和上午高峰時段的實際情況,其美多吉利用自己語言通的優勢,主動負責業務指導解答,在群眾等候期間詳細告知他們辦理業務的流程時限,幫助復印所需證件資料,并對不會書寫的群眾開展代寫服務,切實為群眾所需提供針對性服務。
其美多吉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戶籍民警,每天與老百姓面對面打交道,從事著服務群眾的工作,在工作中既充滿艱辛也不乏群眾的褒獎,有群眾不理解時的無奈甚至是淚水,更多的是順利辦完戶籍的歡笑。”
“3年多的時間,我們在辦理戶籍過程中解決了歷屆戶籍民警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收獲頗豐,也讓我感受到群眾的利益無小事。作為新時代移民管理警察,我將繼續努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轄區群眾當親人,時時刻刻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做好轄區群眾的貼心人。”雷曉虎說。(中國西藏網 記者/拉姆 圖片由扎西宗邊境派出所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