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藍天、白云讓曾經來到西藏的人魂牽夢縈。然而大氣層中蘊含著強烈的紫外線,隨著太陽落山,氣溫也快速下降。
獨特的氣候條件對高原農作物的生長而言有利有弊。如何利用好這里的自然條件,不斷豐富老百姓的餐桌?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的“菜籃子”蔬菜基地里,這里的農技人員們交上了一份“答卷”。

圖為“金童玉女”品種的黃瓜
長約一根手指,形似橢球狀的雞蛋,外表光滑無刺,一口咬下去,脆、甜,汁水在口腔里迸射出濃郁的黃瓜清香?!白郎蠑[著的兩種黃瓜里,顏色深一些的叫‘金童’,淺一點的叫‘玉女’,是我們從國外最新引進的超小水果黃瓜新品種,二者大小形狀一樣,可以兩色搭配包裝?!碧崞疬@盤口感一流的黃瓜,瓊結德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伍克斌自豪地向我們介紹起來。

圖為員工在分揀番茄
瓊結蔬菜基地的300余座大棚中就包括著伍克斌的“實驗室”,我們嘗到的“金童玉女”正是在這里被種下。當初與它同臺競技的是其他將近20個品種的黃瓜,“金童玉女”是其中最能夠適應當地環境、生長得最好的品種?!澳壳?,我們正在與內地的一些大型超市、生鮮企業、大型酒店積極溝通,希望能夠進一步擴大銷路,為當地老百姓增收?!?/p>
如今,這座于2019年竣工的“菜籃子”里不僅結出了“金童玉女”,更為當地老百姓結出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圖為員工在大棚里挑選番茄
“比如說青椒,我們以前在當地買需要10塊錢一斤,現在只需要2-3塊錢,基地建成后,菜價逐步下降,價格也穩定了。有成都的朋友說,感覺現在的瓊結本地的菜價比成都還便宜。我們在今年春節、藏歷新年期間每天向市區供應辣椒、蘿卜、西紅柿、黃瓜、茄子、萵筍、西蘭花等9種蔬菜3000余斤,較好地滿足了市民的蔬菜需求?!鄙侥鲜修r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湖北省援藏“農業小組團”成員李忠正介紹,基地現有348個日光溫室大棚、10座育苗溫室、1座智能溫室,目前種植有18種蔬菜作物,主要為茄子、黃瓜、西紅柿、辣椒、蘿卜、花菜等11個在當地市場空間大的品種,園區年蔬菜總產量預計350余萬公斤。

圖為農業小組團成員在指導蔬菜種植 來源:山南市農業農村局
萬斤蔬菜來之不易。李忠正介紹:“今年,我們‘農業小組團’援藏工作專班到這里駐點時發現,這里的農作物存在草莓生長緩慢、茄子果實小、黃瓜畸形的問題。技術專班的成員結合蔬菜出現的具體癥狀,初步分析出問題所在:底肥不足、溫度控制不合理、人工授粉不規范等?!?/p>
為了不誤農時,針對問題癥結,技術專班及時聯系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邀請專家團遠程“會診”并迅速制定工作方案。通過及時調整溫棚管理模式、水肥調控、配以藥物調節等手段,經過近2個月的科學管理,大棚里的各種蔬菜長勢良好,如期掛果、上市。經初步測產,番茄單產可達15000斤/畝,按市場批發價2.2元/斤計算,每畝產值達33000元,后期隨著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單產還可大幅提升;反季節草莓種植在技術上也取得階段性成果,預計9月中旬可分批上市。

圖為農業小組團成員在指導蔬菜種植 來源:山南市農業農村局
與此同時,作為山南市重點“菜籃子”工程,瓊結縣蔬菜基地既為百姓的“菜籃子”提供保障,還肩負著帶動周邊農牧民增產增收的重任。園區的蔬菜種植、冷鏈、休閑農業等基礎崗位為當地百姓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目前在園區就業的當地農牧民群眾有6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1人,實現每月穩定收入4800元以上。下一步,瓊結縣蔬菜基地還計劃打造山南市蔬菜供應基地和采摘等觀光農業基地,讓更多群眾就近、就便就業。(中國西藏網 記者/歐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