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藏醫藥事業 造福西藏各族人民
藏醫藥學具有系統的理論體系、獨特的診療方法和浩瀚的文獻典籍,它作為我國重要的醫藥衛生資源和經濟資源,與西醫藥、中醫藥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共同擔負著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的任務。它還憑借著獨特的診療方法和良好的療效,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和信賴。
為了給藏醫藥發展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西藏已將藏醫藥列為發展戰略,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藏醫藥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醫療、教育、科研、文化和產業發展,確保藏醫藥事業得到蓬勃發展,更好造福各族人民。
著力完善藏醫藥服務體系建設
日前,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全區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公布,截至目前,全區公立藏醫醫療機構發展到44所。其中,自治區級1所,地(市)級6所,縣級36所,高校附屬藏醫醫院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已達100%,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94.4%和42.4%。
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和藏醫藥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西藏各級藏醫院更加重視規范化管理和科學化、信息化建設。目前,自治區藏醫院以及山南市、日喀則市、昌都市藏醫院創建為“三級甲等”民族醫院,那曲市藏醫院創建為“三級乙等”民族醫院。建有5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7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以及10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培育項目。此外,自治區藏醫院和山南市藏醫院還列入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建設項目,進行重點建設。
致力培養高端藏醫藥人才
自治區衛健委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普瓊介紹,西藏藏醫藥教育和人才培養以全日制高等學校教育為主,以師承教育、繼續教育為輔,致力加強藏醫藥人才培養。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藏醫藥人才儲備工作,并于1989年創辦了集醫、教、研于一體的民族傳統醫藥高等院校——西藏藏醫學院(2018年更名為“西藏藏醫藥大學”),是全國乃至全球藏醫藥領域培養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截至目前,已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7000余名德才兼備的藏醫藥專業人才。其中,碩士研究生265人,博士研究生33人,為全國藏醫藥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在師承和繼續教育工作中,西藏實施了全國名老藏醫藥專家師帶徒繼承工作項目,已有72名徒弟正式出師,成為各級藏醫藥機構的骨干人才;通過基層藏醫藥師承人才培養,為全區基層醫療機構990名師承人員頒發了《師承出師證書》;自治區藏醫院和山南市藏醫院被列入藏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藏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已步入正軌。與此同時,國家和自治區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2個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58個國家和自治區名老專家傳承工作室。截至目前,西藏有2名“國醫大師”、1名岐黃學者、3名“全國名中醫”、1名“全國中醫藥教學名師”以及36名“自治區名藏醫”,全區藏醫藥高級人才、技術骨干和基層實用型人才梯隊已基本形成。
持續提升藏藥產業服務能力
藏藥材源于“世界屋脊”,在治療慢性病、高原性疾病和治未病等方面有特殊療效。西藏藏藥生產企業從手工作坊到工業化生產,逐步發展壯大,邁向標準化、規范化和規模化,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區通過國家GMP認證的藏藥生產企業已發展到17家。其中,現代藏藥生產企業4家,傳統藏藥生產企業13家。從事藏藥生產人數1800余人。擁有藏藥國藥準字號311個(159個品種)。此外,在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藏藥品種數已增加至50種,藏藥的市場推廣基礎得到進一步穩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社保卡即時制卡網點增至39個
記者12月21日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拉薩市社保卡即時制卡網點已由29個增加至39個,現場制作社保卡立等可取。目前,拉薩市已辦理社保卡63萬張。[詳細] -
栽種中藥材 播種致富夢
2019年,由青海大學承擔的青海省林草局中央財政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在頭莊村實施,重點解決貧困戶和農戶收入低的問題。[詳細] -
京藏醫生遠程會診口腔疑難病例
近日,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多學科專家團隊通過網絡視頻,遠程會診了來自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一例疑難病例,這是西藏首例遠程會診的口腔疑難病例。[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