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40年村醫的他,開始在城里“坐堂會診”了
2020年6月,行醫40多年的南杰次仁第一次穿上了醫院的白大褂。
56歲的南杰次仁出身于藏醫世家,一家四代都是醫生。從小就跟著舅舅學醫的他,14歲就當上了村醫。
南杰次仁所在的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日松鄉甲崗村,平均海拔4400米,由于自然條件惡劣,疾病一直威脅著當地群眾的身體健康。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這里的人均壽命只有35歲左右。
過去,一旦偏遠的放牧點有群眾生病,南杰次仁只能騎馬出診,來回就是一兩天。有一次上山采藥,他從馬背上摔落,險些丟了性命。
行醫生涯中,南杰次仁不僅沒有向患者收過出診費,還經常自掏腰包購買制藥原料,為當地牧民治病。他堅持每貼藏藥只賣一元錢,幾十年來從未漲價。
經過長年臨床經驗積累和醫術鉆研,南杰次仁已經精通各種藏醫診療方法,在治療高原常見的骨關節疾病上頗有建樹。憑借醫者仁心和高超醫術,南杰次仁的名氣慢慢傳開,周邊地區群眾也慕名而來。
近年來,西藏醫療衛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隨著醫療資源的不斷下沉,老百姓在基層也可以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政府建設了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完成了市、縣、鄉(鎮)醫療衛生機構改擴建工程。2019年,西藏人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0.6歲。
最近,南杰次仁的事跡引起了日土縣藏醫院院長旦增羅布的注意。
“南杰次仁是本地有名的‘老藏醫’,今年6月份,我們請他過來‘坐堂會診’。他在醫院里坐診,更加方便了病人。”旦增羅布說,當地正在整合集中本地藏醫藥資源優勢、人才優勢,推進藏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建設。
“現在醫院設備好、藥品全,所以開藥的時候我需要仔細考慮,病人來看一次病不容易,爭取一次看好。”南杰次仁說,來到醫院以后,接診量比過去大了很多,“但我并不覺得辛苦,因為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提供一站式免費治療
深秋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金燦燦的陽光灑在金沙江畔的高原大地,讓人感到格外的溫暖與舒適。[詳細] -
西藏各項社會保險參保超285萬人次
截至2020年8月,西藏全區各項社會保險參保達285.53萬人次(不含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不斷提升。 [詳細] -
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可進行核酸檢測啦
發熱門診就診患者持本人身份證至掛號處掛號并預存200元,待發熱門診醫生開具醫囑后填寫申請單,再前往發熱門診采集點采集標本。[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