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助力西藏健康事業跨越式發展 “1+7”醫院填補區域內醫療技術空白1541項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是實現西藏衛生健康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重大舉措。先后有千余名組團式援藏專家進藏支援“1+7”醫院,目前西藏“1+7”醫院危急重癥醫療救治體系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續提升,醫院骨干人才隊伍不斷優化壯大,拉薩、山南、日喀則、林芝、昌都、那曲市人民醫院分別建成“三甲”綜合醫院,阿里地區人民醫院也創建成“三乙”綜合醫院,西藏醫療衛生健康事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記者從自治區衛健委了解到,近年來,“1+7”醫院先后在西藏掛牌成立45個臨床醫學診療中心,實現支援醫院前后方聯動、資源共享。目前受援醫院科室由163個增加至395個,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覆蓋較為廣泛的科室體系,有效充實了醫院綜合力量。
同時,各醫院在著力打造重癥醫學、婦產科等重點科室建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卒中、胸痛、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建設。目前,自治區人民醫院、林芝市人民醫院通過國家胸痛中心標準版預評審,拉薩市、日喀則市、山南市人民醫院通過國家胸痛中心基層版評審。在全國三級醫院績效考核評估中,西藏醫療技術難度(CMI)主要指標3年間提高0.11,是全國進步最快的省份。自治區人民醫院在全國2398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排名195名,有力提振了“1+7”醫院“強三甲”的信心和決心。
為充分借助包科醫院的資源優勢,全力提升醫院新技術新水平,自治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拉薩市人民醫院鍛煉本地醫務人員獨立開展髖膝關節置換手術、斷指再植技術等15項新技術;日喀則市人民醫院以數字化醫院建設和遠程醫療服務為重點,不斷開展床旁遠程會診“小白”機器人試點項目;那曲市人民醫院重點扶持內科高原病、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等為核心的本地區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在短短70天時間挽救23名患兒,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阿里地區人民醫院援藏專家帶領學員開展頜面部巨大惡性腫物擴大切除術等新技術新業務,著力提升本地學科診治水平。
山南市人民醫院統籌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兩個發展大局,推行課題聯合研究模式,大力開展學術交流,帶領學員沖擊科研高地。“到目前為止,‘1+7’醫院‘打包移植’內地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1061項,聯合申報國家級、自治區級科研項目852項,取得技術突破1305項,填補刷新區域內醫療技術空白1541項,專業醫療服務水平和科研能力顯著提升,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的綜合成效進一步顯現。”該負責人說。
此外,記者了解到,“1+7”醫院積極采取“團隊帶團隊”“專家帶骨干”“師傅帶徒弟”的多維度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強化各醫院臨床技能和業務理論水平。自治區人民醫院組織32名中層干部分四批次赴北京、上海等地3所大學、13家著名醫院參觀交流,看標桿、找差距,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舉措,不斷加強本地醫務人員隊伍建設。林芝市人民醫院與暨南大學共同舉辦在職人員攻讀臨床醫學及護理學高級研修課程項目,建立高學歷高層次人才本地培養機制。目前,49名本地醫務人員已納入在職研究生課程教育中。昌都市人民醫院結合本院醫務人員專業結構與人才特點,在“師傅帶徒弟”基礎上開拓出1個專家帶教2個科室骨干、2個新進人員的“1+2+2”模式。
幾年來,“1+7”醫院在本地醫務人員和新入職醫生中擇優選派1454名具有培養潛力的醫護人員到支援醫院跟崗培訓、進修業務,援藏醫療專家幫帶721個醫療團隊、2031名本地醫務人員、培養本院醫療骨干1778名、426名醫師取得中高級職稱,整體提升了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和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次仁措姆:傳承藏藥文化、弘揚民族精粹是奮斗目標
上午9點半,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各個生產車間已經開足馬力,整個廠區彌漫著藏藥的馨香。[詳細] -
拉薩居民醫保可用微信繳費啦
日前,拉薩市2021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已開始,時間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自2021年1月1日起開始享受醫保待遇,市民朋友們一定要抓緊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參保登記。[詳細] -
拉薩市衛健委開展重陽節尊老敬老活動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營造養老孝老愛老助老良好氛圍,重陽節當天,拉薩市衛生健康委在拉薩市社會福利院開展了2020年重陽節尊老敬老慰問活動。[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