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黨的恩情 傾心服務群眾
“你們先坐著喝喝茶,我把這里的病人看了就來。”面對門診室里眾多的病患,次成和醫護人員配合默契,有條不紊地診斷、抓藥、輸液……
“天氣一冷,風寒感冒的人就多了起來,這段時間比較忙。”手上的工作做完后,次成步履矯健地向我們走來,這位75歲的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鑠。
次成,1944年出生于那曲市聶榮縣索雄鄉提瑪村,自幼父母離世,跟著姨媽長大。在次成的記憶中,小時候一直過著放牛放羊的生活,挨餓受凍是常態。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當時十幾歲的我最深的感觸就是能吃飽穿暖了。”當次成得知是中國共產黨帶來了好生活,他懷著感激之情,開始學習藏漢雙語與國家政策相關的書籍,想成為一個國家需要的人。
“1964年國家的好政策讓我走上了從醫路。”當時,縣政府在每個鄉鎮召集一個電影放映員,次成是索雄鄉的推薦人員。面對鄉里的現狀,次成在思索良久后拒絕了這個好機會,提出想做一名醫生,“我們全鄉都沒有醫生,村民生病了無法得到及時的救治。”
在得知次成的意愿后,縣政府安排次成到縣里的醫院學習,掌握了診斷、配藥、打針等技術后,次成回到村里,成了一名鄉村醫生,每天早出晚歸,奔走在生病村民的家里。
“以前鄉里全是土路,一下雨就全是泥濘,長途跋涉,鞋子壞了,我就只能赤腳走到病人家里。現在平整的水泥路四通八達,村民家里基本上都購買了代步工具,摩托車、小型越野車、小貨車……大家一生病直接就來衛生院就診,非常方便,我也幾乎不出診了。”談起這些年家鄉老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次成非常高興。
1976年,聶榮縣派次成前往遼寧省進修了四年。進修結束后,他來到鄉衛生院工作。由于家離衛生院路途遙遠,次成搬到了鄉衛生院,半年才抽空回家一次。
“現在路面好了,衛生院的醫護人員也增加到了6人,我每周都能回家一次。”說起開心的事,次成滔滔不絕,“2013年10月我還被選派到上海參加第四屆中國婦幼保健發展論壇會,從那曲坐火車到拉薩,再乘飛機到上海,不到半天時間就到了。上海真的太美太繁華了,并且吃住行都特別方便,我真想走遍全國所有的城市,領略它們在祖國快速發展下的不同魅力。”
本該退休安享晚年的年紀,次成一如既往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我現在擁有的一切全都是共產黨和國家給我的,我也要把我的一切奉獻給家鄉的老百姓。”
為了帶動引導更多人愛黨愛國,次成還當上了鄉里的宣講員,去每個村義務看診的同時宣講“四講四愛”,教育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食藥檢院開展“實驗室公眾開放日”活動
為進一步宣傳飲食用藥安全知識,提高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意識,12日上午,西藏自治區食藥檢院開展“實驗室公眾開放日”活動,活動以“檢驗為民 服務健康”為主題,西藏藏醫藥大學師生代表和幸福社區群眾代表共計27人參加。[詳細] -
齊扎拉:推動藏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更好造福各族人民
9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齊扎拉主持召開專題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研究拉薩市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詳細] -
“青海海西慈善光明行”復明揭紗儀式在西寧舉行
2019年11月8日,由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主辦,海西州衛健委、海西州工商聯承辦的“青海海西慈善光明行”復明揭紗儀式在西寧愛爾眼科醫院舉行。在活動儀式現場,白內障術后患者被揭開蒙在眼睛上的紗布后,重見光明,異常驚喜,他...[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