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黨的恩情 傾心服務群眾
“你們先坐著喝喝茶,我把這里的病人看了就來。”面對門診室里眾多的病患,次成和醫護人員配合默契,有條不紊地診斷、抓藥、輸液……
“天氣一冷,風寒感冒的人就多了起來,這段時間比較忙。”手上的工作做完后,次成步履矯健地向我們走來,這位75歲的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鑠。
次成,1944年出生于西藏那曲市聶榮縣索雄鄉提瑪村,自幼父母離世,跟著姨媽長大。在次成的記憶中,小時候一直過著放牛放羊的生活,挨餓受凍是常態。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當時十幾歲的我最深的感觸就是能吃飽穿暖了。”當次成得知是中國共產黨帶來了好生活,他懷著感激之情,開始學習藏漢雙語與國家政策相關的書籍,想成為一個國家需要的人。
“1964年國家的好政策讓我走上了從醫路。”當時,縣政府在每個鄉鎮召集一個電影放映員,次成是索雄鄉的推薦人員。面對鄉里的現狀,次成在思索良久后拒絕了這個好機會,提出想做一名醫生,“我們全鄉都沒有醫生,村民生病了無法得到及時的救治。”
在得知次成的意愿后,縣政府安排次成到縣里的醫院學習,掌握了診斷、配藥、打針等技術后,次成回到村里,成了一名鄉村醫生,每天早出晚歸,奔走在生病村民的家里。
“以前鄉里全是土路,一下雨就全是泥濘,長途跋涉,鞋子壞了,我就只能赤腳走到病人家里。現在平整的水泥路四通八達,村民家里基本上都購買了代步工具,摩托車、小型越野車、小貨車……大家一生病直接就來衛生院就診,非常方便,我也幾乎不出診了。”談起這些年家鄉老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次成非常高興。
1976年,聶榮縣派次成前往遼寧省進修了四年。進修結束后,他來到鄉衛生院工作。由于家離衛生院路途遙遠,次成搬到了鄉衛生院,半年才抽空回家一次。
“現在路面好了,衛生院的醫護人員也增加到了6人,我每周都能回家一次。”說起開心的事,次成滔滔不絕,“2013年10月我還被選派到上海參加第四屆中國婦幼保健發展論壇會,從那曲坐火車到拉薩,再乘飛機到上海,不到半天時間就到了。上海真的太美太繁華了,并且吃住行都特別方便,我真想走遍全國所有的城市,領略它們在祖國快速發展下的不同魅力。”
本該退休安享晚年的年紀,次成一如既往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我現在擁有的一切全都是共產黨和國家給我的,我也要把我的一切奉獻給家鄉的老百姓。”
為了帶動引導更多人愛黨愛國,次成還當上了鄉里的宣講員,去每個村義務看診的同時宣講“四講四愛”,教育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落幕
日前,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在浙江嘉興落幕。西藏代表團獲道德風尚獎,選手旦增晉美獲得優秀技能獎,吾堅多吉、羅桑次旦、次仁頓珠、拉巴卓瑪獲得銳意拼搏獎。[詳細] -
堅持鞏固深化拓展創新 推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再上新臺階
近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永奇主持召開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座談會,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分析研究解決問題,討論《關于進一步深化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促進“1+7”醫院長足發展的實施意見》。[詳細] -
青海省衛生健康系統學習貫徹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
10月30日,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召開全省中藏醫藥系統代表座談會,傳達學習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研究討論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中藏醫藥發展工作。[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