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醫藥:挖掘古籍2600余部,傳承名老藏醫臨床經驗
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說,該省藏醫藥醫療、科研、教育、產業、文化機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得到長足發展。
源自青藏高原的藏醫藥體系完整,是世界四大傳統醫學之一。青海省中藏醫藥管理局局長端智說,資料顯示,公元6世紀,青海地區藏醫可進行精巧眼科手術,18世紀初,藏傳佛教寺院出現“曼巴扎倉”(藏醫學院),培養了大批藏醫藥學者,撰寫了眾多著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青海從民間、寺院陸續召集藏醫藥人員,建立了藏醫醫療和科研機構。”端智介紹,目前,該省6個民族自治州全部設有州級藏(蒙)醫醫院,81%的縣設立縣級藏(蒙)醫醫院,已建成和在建的中藏醫館437個(藏蒙醫館184個),藏醫醫療體系健全。
為使技藝精湛藏醫專家有序傳承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端智說,該省先后掛牌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和全國名中醫工作室,建設全國名老藏醫傳承工作室,實施全國和省級名老藏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青海大學藏醫學院成為藏醫學博士學位授予點。
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院長多杰說,青海省先后搶救挖掘藏醫藥古籍文獻2600余部,編纂《藏醫藥經典文獻集成叢書》《藏醫藥大典》等,并實施藏醫藥文獻數字化工程,構建完成集藏醫藥文獻、藏醫特色診療技術、名老藏醫醫技醫術等17個數據庫。
青海省藏醫院副院長萬瑪拉旦說,該省在保持藏醫藥傳統特色優勢的基礎上,探索藏醫藥與現代醫學融合發展,既繼承“望、切、問”等傳統診療手段,使用藥浴、放血、金針、銅烙等特色療法,又積極使用現代醫技檢查手段,而在藏藥制劑方面,改變以往傳統手工作坊模式,引進了先進制藥設備和工藝流程。
端智說,未來,要將青海省藏醫院打造成區域藏醫(專科)診療中心,培養藏醫藥傳承人才,制定相關技術規范和評價標準,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傳統醫藥領域的交流,提升藏醫藥國際影響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首例三胞胎“手掌寶寶” 生命體征穩定
今年8月,來自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的卓瑪(化名)一家迎來了三胞胎孩子的降臨,因為胎齡只有30周,孩子剛出生時情況十分危急。幸運的是,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兒科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和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專家的積極幫助下,三胞...[詳細] -
西藏雅博仕口腔醫院專家和醫生到拉薩夏薩蘇社區開展口腔義診活動
為更好地提升轄區廣大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識,增強口腔保健觀念,讓大家擁有健康的牙齒,日前,西藏拉薩市城關區八廓街道辦事處駐夏薩蘇社區工作隊特邀西藏雅博仕口腔醫院的多位專家和醫生到社區為轄區居民開展口腔義診活動。[詳細] -
京藏同心 守護健康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可是,健康中國戰略對于醫療水平相差甚遠的北京和西藏之間到底怎么做,才能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