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推進健康扶貧“1+4”工程 人均住院費用自付率2%
2016年以來,西藏日喀則市深入推進健康扶貧“1+4”工程(即對建檔立卡人群每年優先體檢篩查一次、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治愈疾病退出一批),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自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兜底保障資金達1226.97萬元,人均住院費用自付率僅2%。
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在“看得上病”上下功夫。2016年以來,全市總投資2.54億元實施衛生健康系統新建及災后重建項目48個;籌集援藏資金5400萬元,為部分鄉鎮衛生院配備135輛監護轉運型救護車;投資2700萬元實施縣級醫院高原病診療項目;投資3252萬元實施鄉鎮衛生院能力建設項目。率先實現了區、市、縣、鄉四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即時結算制度全覆蓋。
實施集中救治,在“看得好病”上出實招。充分發揮區、市、縣和區外醫療資源優勢,對扶貧對象患者進行科學醫療救治。全面推進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等工作,提升各級醫療機構診治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2018年,日喀則市健康扶貧對象大病患者811人,目前已救治770人,救治率達94.9%。對1263例包蟲病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對199例先心病患者、3006例白內障患者進行了免費手術治療。
實施慢性病簽約,在“少生病”上求突破。制定《日喀則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細則》,采取固定服務模式和個性化服務形式,實施家庭簽約服務,全市簽約服務人數達到60余萬人,為每位貧困慢性病患者提供遠程健康指導和上門服務治療。
提高政策保障,在“看得起病”上做文章。制發《關于明確農牧民重大疾病和特殊門診病種目錄的通知》,實行“22+1”種重大疾病(1是指新加的包蟲?。┳≡嘿M用報銷比例在原比例上提高10%和“20+1”種特殊門診疾病費用從門診統籌基金中報銷75%的政策。特別是對農牧民孕產婦住院分娩、新生兒搶救、白內障復明手術、大骨節病住院治療費用實行全額報銷。依托社會愛心企業援助,對兒童先心病患者進行免費救治,有效避免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第一批援藏醫生徐樂天:與西藏的不解之緣(二)
1950年9-12月,徐樂天隨民族訪問團在西北陜、甘、寧、青等地訪問調研。訪問團是由中央各部委派人組成的,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要負責,加上京劇隊和電影放映隊,浩浩蕩蕩足有百余人。[詳細] -
援藏醫生徐馳:康巴高原的“追夢人”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他們是美麗的白衣天使,也是高原“追夢人”,來自成都市中醫醫院骨科醫生徐馳就是其中的一員。[詳細] -
第一批援藏醫生徐樂天:與西藏的不解之緣(三)
1951年5月23日,《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簽訂。5月末,衛生部將徐樂天從中央人民醫院調出來,介紹到軍委一個部門,交代任務說是出差,為張經武代表和參加西藏和平談判的代表們做保健,同時也要為藏族群眾看病。[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