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取得成效 988項區域內醫療技術領域空白被填補刷新

資料圖
對口援藏,始終是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和有利資源。記者從西藏自治區兩會上了解到,為了大力提升醫院服務水平和質量,針對西藏實際和群眾健康需求,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了“大病不出自治區、中病不出市地、小病不出縣區”的目標要求。通過三年的扎實工作,西藏988項區域內醫療技術領域的空白被填補刷新。
2015年6月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啟動以來,區衛健委緊抓“1+7”醫院內涵建設和能力提升。據了解,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開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把醫療人才援藏從分散轉向集中、由單兵作戰轉向組團作戰,把“輸血型”為主的援助方式轉向“造血型”為主的援助方式;成批次組團選派醫療骨干,支持西藏“1+7”醫療科室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整體提升“1+7”醫院的醫療服務和管理水平,通過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培養出一支留在當地永遠不走的醫療隊伍。
那么近年來,醫療人才援藏都取得了哪些成效?記者了解到,通過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西藏自治區新建和做優重點科室85個,普遍建立起了ICU、導管室、血透中心、病理科等科室;急性心腦血管梗塞介入治療、枕骨大孔區腹側腦膜瘤開顱、胸腹聯合腫瘤切除、嬰幼兒脊髓脊膜膨出伴腦積水導管手術等一批代表區內醫院診療技術新高度的業務技術扎根高原;988項區域內醫療技術領域的空白被填補刷新;與支援醫院開通56個遠程診療平臺,實施遠程會診、病理、手術等各類培訓11萬余人次;將內地醫院828項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打包移植”到“1+7”醫院,為全區各族群眾提供內地三甲醫院同質化服務。
另外,還結束了西藏幾十年只有一家“三甲”醫院的歷史,拉薩市、日喀則市、林芝市、山南市、昌都市、那曲市人民醫院相繼創成“三甲醫院”,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創成“三乙”醫院,如期完成“1+7”醫院等級創建工作目標。實現332種“大病”不出藏,1914種“中病”不出市地,各族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內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據統計,“1+7”醫院門診量、住院量、手術量分別比2014年增長了17.3%、62.59%、63%。各醫院不斷細化崗位職責,合理配置資源推出更多便民舉措,醫院運行效率顯著提高,人均住院天數大幅降低,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由2014年的89%提高到97.15%。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歡送江蘇第十二批援藏醫療隊
在一年醫療援藏工作期滿之際,西藏拉薩市衛生計生委舉行儀式,歡送江蘇省第十二批援藏醫療隊的22名隊員,感謝大家一年來為拉薩市醫療事業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詳細] -
浙江省援藏干部為兩患兒治病牽線搭橋小記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這首歌大家都耳熟能詳。在我國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里,不同民族之間如兄弟姐妹一般,互相幫助,相親相愛。[詳細] -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藏醫院普外科醫生、天津中醫二附院中醫外科盧旭亞副主任醫師:一次援藏行 一生援藏情
“在這里,我第一次看到格桑花,深深被它的美麗所吸引,格桑花的花語是‘憐取眼前人’,我們醫生都應該具有格桑花一樣的情懷,救治每一位藏族同胞就是我的使命。”[詳細] -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歡送江蘇省第十二批援藏醫療隊
在一年醫療援藏工作期滿之際,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衛生計生委舉行儀式,歡送江蘇省第十二批援藏醫療隊的22名隊員,感謝大家一年來為拉薩市醫療事業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