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多舉措推動藏醫藥浴法傳承發展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11月28日,我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標志著青海省繼“花兒”“熱貢藝術”“格薩(斯)爾”“藏戲”“皮影戲”后又一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藏醫藥浴法是通過沐浴天然溫泉或藥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調節身心平衡,實現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傳統知識和實踐。廣泛流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肅、云南等地。
青海省文化部門將協同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松多藏族鄉松多村、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寧夏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蘭采鄉蘭采村及青海省藏醫院、青海大學藏醫學院、藏醫藥研究所、果洛藏族自治州藏醫藥研究學會等,建立健全相關傳習中心和研究機構,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推廣社區健康實踐,促進其傳承發展。
近年來,青海省非遺保護工作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在資源調查與建檔、名錄認定與保護、傳承與傳播、傳承人群培訓、非遺數字化保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形成了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青海省共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7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53項。其中,藏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0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加大藏醫傳統文化宣傳
為加大藏醫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推廣更多有效實用的藏醫藥適宜技術,青海省海北州剛察縣藏醫院先后開展艾灸、放血、金針、按摩、拔罐、鹽敷、針灸等24項特色診療技術。[詳細] -
川大華西醫院20年助力西藏成辦醫院成“三甲”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年不懈對口支援西藏成辦醫院,使其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了各族干部群眾心目中“自己的醫院”,放心的醫院。[詳細] -
“世界艾滋病日”西藏防艾在行動
活動現場,各單位向市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普及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動員全社會進一步理解、支持和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推進健康西藏建設。[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