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謝謝……”5月2日上午11時20分,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來自昌都市類烏齊縣33歲的四郎西繞,得知兒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后,興奮不已,感謝的話語脫口而出。
4月28日上午,來自重慶市九龍坡區婦幼保健中心的援藏醫技干部、38歲的周青梅醫生在類烏齊縣人民醫院內科住院樓查房時,發現一名剛轉診過來的新生患兒哭聲異常,憑借多年行醫直覺,她判斷該患兒可能存在先天性疾病。
經過昌都市人民醫院診斷,孩子患有先天性食道閉鎖及食道氣管瘺,可愛的小生命才降臨人間便遭遇到了命懸一線的危機。由于當地醫療條件的限制,院方告知必須盡快轉診到大型三甲專科醫院治療。周青梅對此焦急萬分,她馬上聯系重慶的同事,得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能夠手術治療此類疾病,但必須盡快轉診,早一分鐘治療,孩子的生命安全便多一份保障。
經過緊急協調,類烏齊縣人民醫院和重慶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隊、重慶市衛計委、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的領導和醫務人員通力協作,開始啟動轉診工作。
4月29日上午11時55分,西藏航空TV9907次航班順利降落在重慶江北機場,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的兩輛救護車早已等候在航站樓出口。隨著“120”警笛聲拉響,救護車在機場高速公路上奔馳,患兒順利轉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診治中心。
5月1日下午4時,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診治中心、麻醉科、呼吸科等6大科室的專家舉行了多學科聯合MDT會診。經過1個多小時的緊張會診,專家們一致決定全力一搏,為患兒爭奪生的希望。
“經過多學科會診,患兒必須通過手術才能有機會存活,但手術前必須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況。”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診治中心主任史源介紹,患兒剛被接進新生兒診治中心時身體情況十分糟糕,只能通過靜脈營養維持,通過兩天多的調養,基本符合手術條件。
據史源介紹,患兒屬于食道閉鎖中比較嚴重的ⅢB型,本身食道下端發育并不完整,相對較狹窄,必須打開胸外腔,通過手術將上下食道重新連接起來,關閉吻合口。
5月2日上午9時40分至11時14分,該院胸心外科主任吳春為患兒進行食道閉鎖矯治手術。由于患兒年齡小,出生才12天,體重不足3千克,營養不良的情況明顯,這給手術增加了新的困難。經過1小時30分鐘的手術,患兒的食道閉鎖矯治手術成功了。在場的醫護人員長長舒了一口氣,吳春凝重的臉色有了一些笑容。史源說,“術后一定要精益求精控制好呼吸道的管理,防止術后常見并發癥的發生,悉心呵護這個稚嫩的小生命。我們醫護人員將一起努力,讓他順利渡過最后的難關。”
生命可貴,渝藏情深,愛心傳遞,大愛無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噶爾縣開展大骨節病流行病調查
近期,噶爾縣疾控中心在地區疾控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的協助下,開展了大骨節病流行病調查、防治、采樣及宣教工作,為今后進一步開展大骨節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奠定了堅實基礎。[詳細] -
西藏開展“世界家庭醫生日”宣傳
19日上午,西藏在拉薩舉辦以“我承諾、我服務”為主題的“5·19世界家庭醫生日”宣傳活動。 [詳細] -
懸壺濟世白衣人醫者仁心暖羌塘
雄偉壯麗的羌塘那曲,平均海拔4450米以上,一直以“高寒缺氧”和“環境惡劣”著稱,更有“高高原”之稱,平均含氧量不足內地的58%。[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