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者,胸懷仁心,希望能讓藏區群眾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作為黨員,援藏是責任,是偉大的事業,更是黨賦予我的光榮使命。”22日上午,盡管信號很不穩定,遠在西藏昌都執行醫療援助任務的劉軍在電話里,仍然語氣堅定地說。

和同事一起分析病人病情。新華網發(昌都市人民醫院供圖)
劉軍,重慶市援昌都市人民醫院醫療隊首席專家、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放射科副主任、主任醫師。2017年12月,她和重慶市另外19名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一道,作為援藏干部出發抵達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人民醫院,開始為期18個月的援藏工作。
剛到藏區,強烈的高原反應讓劉軍一度心慌、氣促、頭暈頭痛。但踏進醫院,她的注意力就被各類患者疾病的嚴重和復雜程度所吸引了。劉軍說,由于藏區海拔較高、交通不便、疾病衛生知識匱乏等原因,導致藏區群眾的病情都較為復雜。
3月2日晚上22點左右,劉軍加班結束,正打車從市中心的醫院回市郊山上的宿舍,看著就要到了,她的電話響了。“劉主任,我是婦產科的值班醫生四郎擁宗,請盡快回醫院來一下,這邊有一個急診。”“馬上回來,患者年齡多大,情況如何?現在做檢查了嗎?放射影像出來了嗎?”劉軍一邊叫出租車司機掉頭回醫院,一邊電話詳細詢問患者病情。出租車司機大哥是位藏族同胞,在送她回醫院的路上默默聽著劉軍和急診醫生對話,在她下車時候,司機大哥微微致敬,對她說:“謝謝醫生,很感謝你們來這里。”
該名患者向巴曲珍22歲,產后8個月,胃痛、腹脹、腹痛一天不止,經詳細的檢查確診為結腸扭轉,若不盡快安排手術患者就會有生命危險。在大家齊心協力下,值班的普外專家連夜為患者做了右半腸切除手術,經過快速有效的治療,該患者在數天后康復出院。盡管生活條件較艱苦,還沒能完全適應高原的環境,劉軍仍然高興地說:“作為醫生,看著患者好起來,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候。每次看到患者們逐漸好起來、笑出來,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與同事查閱資料。新華網發(昌都市人民醫院供圖)
與此同時,她還面臨著醫院缺少成熟醫護人員,設備落后,藥品、檢驗項目匱乏等諸多困難。“我們是來開荒的黃牛,援藏是使命和責任,不能退縮。”她回憶說,在最初的適應階段,她腦海里不停地浮現著這句話。忍受著頭痛、心慌等身體不適,她堅持迅速到崗,投入到放射科的工作中。她每周休息的時間很少,甚至周末也在不停加班。除去日常疑難病例診斷和工作技術培訓,劉軍還常常加班準備醫院創三甲的各種資料、制度及預案的修訂,指導科室開展各種預案的演練。

病例分享。新華網發(昌都市人民醫院供圖)
“科室大部分都是年青人,最重要的工作是能提升他們的整體水平,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劉軍說,她擬定了一年的學習計劃,正按計劃進行授課,提升科室人員業務能力,不斷夯實基本功。據了解,入藏幾個月來,劉軍每月書寫和簽審報告1000余份、學術授課4次,主持疑難病例討論4次,參與院內大會診5次,完成該院放射科文件條款梳理10余條,并帶領科室同事進行了3次應急演練,帶教徒弟2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9歲藏族男童吐血不止生命告急 援藏兒科醫生聯合武警部隊施救
4月1日上午9點,9歲藏族男童小丁(化名)突然嘔吐鮮血數次,被緊急送入昌都市人民醫院兒科。[詳細] -
重慶首例兒童遠程心電圖會診成功 3歲藏族患兒受益
4月27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與昌都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第一例兒童遠程心電圖會診,3歲藏族患兒央措成為第一個受益者。[詳細]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次仁卓瑪:仁心厚德 保一方百姓健康
“我能有現在的成績離不開她的幫助。”“她在工作上是我的老師,生活里是我的姐姐。”[詳細] -
第四次全國中藥普查西藏中(藏)藥資源普查啟動
4月28日,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西藏中(藏)藥資源普查啟動會在拉薩舉行,意味著我區將與全國同步開展中(藏)藥資源普查。[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