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西藏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0.6歲
來自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西藏的人均期望壽命由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了70.6歲。2012年至2019年,西藏人均期望壽命提高了2.4歲。
“今年我已經100歲了,現在有病了能及時治療,醫藥費也可以報銷。”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頂嘎村百歲老人巴珠高興地說。
地處“世界屋脊”的西藏,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高寒缺氧,嚴酷的自然環境考驗著這里的生命。今天的西藏,越來越多的老人像巴珠一樣,實現了長壽愿望。數據顯示,西藏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由2016年的109.9/10萬、13.87‰、18.65‰,下降到2019年的63.68/10萬、8.9‰、11.37‰。
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格桑玉珍介紹,近年來,西藏不斷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形成了自治區、地市、縣、鄉4級常見病及多發病分級診療疾病譜549種。全區7地市實現了醫聯體全覆蓋,成立各級醫聯體超過80家。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醫療保障局了解到,自2020年1月1日起,西藏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了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和基金管理等6個方面的統一,形成了以基本醫療為基礎、大病保險為補充、醫療救助為托底的“三重”制度保障。
此外,自2015年實施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以來,北京協和醫院等8家醫院(單位)作為牽頭單位,65家三甲醫院作為包科醫院,通過以院包科形式承擔西藏醫療機構的人才幫帶、專科建設等工作。
截至目前,結合全區疾病譜,依托支援醫院,西藏已重點建設164個科室,重點打造心血管內科、婦產科、兒科等101類具有高原特色、符合群眾就醫需求的拳頭科室,全區“1+7”(自治區人民醫院和7地市人民醫院)醫院進入發展黃金期。
“我很慶幸活過了舊西藏的黑暗歲月。”曾當過農奴的巴珠老人激動地對記者說,“1959年我開始當村干部,我感謝共產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聽障殘疾人實現無障礙通話
近日,西藏自治區聾人協會同西藏聯通公司聯合開展了聯通王卡公益產品免費安裝活動,用科技的力量幫助西藏聽障殘疾人實現無障礙通話。[詳細] -
西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已達100%
在提升藏醫藥服務體系建設的同時,西藏自治區加強藏醫藥人才培養,藏醫藥高級人才、技術骨干和基層實用型人才梯隊基本形成。[詳細] -
可治!一種危害西藏百姓的高發病患病率降至0.26%
截至2019年底,西藏包蟲病患者手術治療5057例,治療率77.62%;對符合藥物治療標準的患者統一購買、發放藥品,由鄉衛生院登記隨訪管理。[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