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情書寫健康答卷

這是拉薩市城關區塔瑪社區黨員干部群眾觀看健康衛生知識宣傳欄。
開欄的話: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為全面反映西藏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本報即日起推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專欄,圍繞全會精神,緊扣西藏實際,以述評結合、圖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報道西藏各族干部群眾對標對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持續抓好貫徹落實的做法與成效,激勵全區各族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匯聚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磅礡力量。
敬請關注。
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實現人人健康,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黨和政府對人民、對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保障人民享有幸福安康生活的內在要求。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
拉薩作為首府城市,這里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如何?群眾又如何在健康上獲得幸福感?
拉薩市城關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魏楠介紹說,2011年,拉薩市城關區積極實施“健民醫療工程”民生項目,啟動了自治區首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圍繞拉薩市中心城區建成運營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已經覆蓋拉薩市區所有街道(鄉)和社區(村),實現了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轄區城鎮居民和流動人口享受到了“就近、快捷、優質、安全、低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溫情服務: 提升群眾滿意度
“看病難”一直是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其難點就在醫療服務上。拉薩市城關區以“健康城關”建設為目標,緊盯群眾關心的“看病難”問題,不斷健全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和群眾滿意度。
2016年以來,城關區始終圍繞“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的目標,打造“15分鐘健康衛生服務圈”的工作要求,堅持政府主導、城鄉統籌,突出惠民、利民原則,以加大硬件建設為基礎,以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核心,以強化公共衛生績效考核為抓手,全面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衛生與健康事業事關全面小康,事關民生福祉。城關區把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就醫難問題”,作為為民服務解難題的重點任務,加強頂層設計,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讓小服務帶動大治理,以“陽光社區、溫情服務”為主題,打造“只進一扇門、只找一個人、只跑一次腿”的“一站式”便民服務和“十五分鐘健康衛生服務圈”,實現了家庭醫生簽約全覆蓋。
群眾在越來越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中,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醫療惠民政策帶來的“健康紅利”,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得到提升。
家庭醫生:居民健康“守門人”
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以來,城關區充分利用“雙聯戶”平臺,結合聯戶健康、聯寺健康和聯校健康工作,現已組建65個家庭醫生團隊,團隊服務主要以居民健康管理為主要內容,涵蓋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家庭護理等。截至目前,城關區家庭醫生服務簽約率已達100%,家庭醫生已成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身體不適時,撥一個電話,醫生就會提著藥箱“上門服務”。隨著社區醫生家庭簽約服務的推行,“家庭醫生”走進了尋常百姓家。目前,拉薩市城關區已全面推行社區全科醫生家庭簽約服務,簽約居民可享受10多項免費服務項目。
“我們年紀大了,身體毛病多,子女又不常在身邊。”拉薩市城關區扎細新村居民白瑪說,“現在有了簽約家庭醫生就方便多了,醫生隨時可以上門給我們做檢查。”
魏楠介紹說,如果簽約居民病情超出簽約醫生功能定位和服務能力時,家庭醫生會及時協調聯系轉診至上一級醫院,確保患者得到及時診治。目前,拉薩市市級醫院與縣級醫院雙方已形成雙向協作服務鏈條和雙向轉診渠道。
為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針對性,城關區創新工作方法,家庭醫生簽約分為兩種簽約服務包,即基礎服務包和增值服務包,基礎服務包主要提供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比如居民健康體檢及檔案管理、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且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由國家免費提供。增值服務包則以居民主要健康問題為導向,提供個性化服務。
除了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一些常見病、多發病診治等醫療服務外,記者了解到,城關區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自身特點,開展了藏醫康復理療、日光沐浴撫觸室、中醫養生精品館等特色項目(科室)。
在城關區塔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見到了正在進行藏醫康復理療的患者卓瑪。“2016年,我們和卓瑪進行了家庭醫生簽約,因為她患有高血壓,屬于重點服務人群,之后因為高血壓引起腦出血住院治療,出院后就一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得知這一情況后,我們及時派出醫務人員到她家里為其進行康復理療。”扎西羅布告訴記者,這次已經是卓瑪簽約社區醫生后接受的第43次理療了。
隨著和醫生接觸次數的增加,卓瑪的態度也從最初的不情愿轉變為積極主動配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都很好,每次都很細心。剛從醫院回來的時候,卓瑪生活不能自理,很沮喪,要不是醫生的鼓勵和悉心治療,卓瑪說不定現在還躺在床上。”提起卓瑪現在的變化,她的親戚話語間充滿了感激。
精簡程序:醫保報銷更便捷
除了積極構建“15分鐘健康衛生服務圈”外,城關區還在醫療費用報銷上下功夫,創新“先診療、后結算”綠色通道,大大方便了群眾看病就醫。
近日,城關區扎細街道扎細社區居民達娃受鄰居奶奶的委托,特意到街道“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醫保窗口,就醫保報銷相關事宜進行咨詢,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和耐心解答,讓達娃對“先診療、后結算”的服務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達娃告訴記者,以往群眾住院費用報銷需要跑好幾次,一級一級地等待審核,而如今,只需要進一扇門、找一個人、跑一次腿,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所有的醫保報銷程序。
魏楠說,城關區“15分鐘健康衛生服務圈”這項工作,其實早在2016年就已開展,由城關區衛健委組織,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為轄區的老百姓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使老百姓能實實在在享受到惠民醫療服務。
近年來,拉薩市城關區堅持把人力、物力、財力向基層傾斜,加強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好醫療衛生服務平臺,有效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改善基層群眾就醫環境,覆蓋城鄉的“縣級有綜合醫院和疾控中心、鄉級有衛生院、行政村有衛生室”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目前,城關區屬醫療衛生機構22家,其中疾控中心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家、鄉衛生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站2家、村衛生室5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世界海拔最高“藏醫館”在長江源頭建成投運
記者24日從青海省格爾木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世界海拔最高“藏醫館”在長江源頭唐古拉山鎮建成投運。[詳細] -
【藏北故事】科考發現藏藥“寶庫”
2001年盛夏,我跟隨“藏北無人區科學考察團”來到班戈縣保吉鄉娘日貢溶洞進行科學考察。[詳細] -
聚力藏醫藥等大健康產業 西藏冀再添“世界名片”
對西藏而言,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僅符合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高原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等重要戰略定位,還具備其他區域無法比擬的特色產業資源優勢。[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