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尼瑪:“生命禁區”成功救治危重癥新生兒
中國西藏網訊 尼瑪縣,位于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西北部。地處羌塘草原的尼瑪縣,平均海拔48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在-4℃以下,常被人們稱為“生命禁區”。日前,尼瑪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成功完成一場危重癥新生兒的救治病例。
前些天,一位正在分娩的孕婦突然出現胎心減慢、宮內窘迫的情況。現場醫務人員趕緊向來自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幫扶醫療團隊求助。
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駐尼瑪縣人民醫院醫療隊隊員的指導下,孕婦平安生產。但術后新生兒呼吸心跳極其微弱、四肢末端青紫、沒有哭聲、心率僅40次/分。危急情況下,醫務人員立即與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啟動遠程會診,在遠程視頻會診指導下,醫務人員果斷采取心肺復蘇、吸痰、清理呼吸道、氣管插管給氧、升壓等一系列搶救措施。患兒心跳呼吸逐漸恢復,生命體征趨于平穩,轉入尼瑪縣人民醫院兒科住院進一步觀察治療。

圖為醫務人員正積極救治重癥新生兒

圖為醫務人員在轉運途中積極救治重癥新生兒
轉入兒科病房后,患兒反復出現高熱、呼吸急促等情況。當地醫務人員給予各項積極治療后病情仍無明顯好轉跡象。考慮到當地醫療條件有限,決定派出醫務人員將患兒轉運至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救治。
長達700多公里的路途,患兒的病情十分危重、車上救治條件又有限,醫務人員與患兒家屬反復溝通轉運的必要性及途中風險。配備了救護途中的各項搶救設備及藥品后,醫療隊出發了。
路途的顛簸及病情的反復,患兒在面罩吸氧下血氧飽和度下降至50-60%,呼吸急促、體溫達到39.9℃,并再次出現軀體抽動。醫務人員在轉運途中對患兒加大氧流量并改為持續球囊壓迫給氧,加強物理降溫,繼續予升壓、抗感染、補液等處理,患兒的體溫較前下降,但血氧飽和度仍然不穩定,心率波動大,數次下降至90次/分以下,一度出現室性心律,醫務人員數次給予各項強心、轉律、吸痰等搶救措施,并繼續持續球囊壓迫給氧加強氧合。如此反復,一路救治,患兒和醫務人員終于在次日凌晨一點二十分,抵達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
抵達醫院后,患兒立即收治入住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給予更積極的專科治療。目前,患兒已轉危為安,各項生命體征平穩,病情逐漸趨于好轉。(中國西藏網 綜合/王媛媛 圖片由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智慧醫療“顯神通”
隨著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醫院、智慧醫療成為了新的熱點,正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詳細] -
西藏成辦醫院幫扶安多縣醫院提升服務能力
2016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5部委啟動全國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級醫院工作以來,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成都辦事處醫院派駐醫務人員,對口幫扶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安多縣人民醫院。[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