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不住的80歲志愿者:線上線下全身心助力疫情防控
中國西藏網訊 在全國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無數志愿者走上防控一線,一位北京老人、曾被評為“全國最美志愿者”的葉如陵也向社區提交了“去一線”的申請,但因為80歲的他是易感染人群,被婉拒了。

圖為葉如陵在家為社區居民做“線上義診”
現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黨建委委員的葉如陵曾志愿服務西藏自治區醫療衛生事業31年。2000年退休后,他回到北京市朝陽區香河園街道西壩河西里社區,發揮自身長期從事臨床醫學工作的優勢,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成為居民身邊的“健康顧問”。疫情發生的幾個月來,“宅”在家里的葉如陵壓根閑不住,他說,即便‘宅’在家里,也要開辟出志愿服務的第二戰場,繼續為群眾服務。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把‘愛心小屋’轉移到了線上。” 葉如陵告訴記者:“愛心小屋”是他為社區居民義診而開設的,已經堅持了十多年。“這幾個月沒有辦法和鄰居們面對面,我就把電話、微信向社區居民公開,每天24小時在崗服務,一通電話、一條微信就是響應的號令。”同時,葉如陵還堅持每天在社區微信群發布疫情情況,科普疫情預防和防控知識。社區居民能在需要的時候,隨時聯系上他們的“社區雷鋒”,免去很多煩憂,都感覺“很安心”“很貼心”。

圖為葉如陵在小區做志愿者值班值守
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卓絕努力并付出犧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國復工復產復業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生活逐步恢復,但是,當前疫情尚未結束,社區仍然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重要防線,關鍵是要抓好新形勢下防控常態化工作。葉如陵認為,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社區工作者是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仍然想著要為社區防控出一份力,再次申請加入值班值守志愿隊伍。這次,他終于帶上“紅袖標”,每日為居民進行登記和體溫測量,與大家一起并肩作戰。

圖為葉如陵在小區做志愿者為樓道消毒
當談及80歲高齡為何仍堅持做志愿者這件事,葉如陵說:“我還是那句話‘要做一輩子的志愿者’,要無愧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這個稱號。”曾經,他響應青年人為偏遠地區服務的號召,選擇到最艱苦的西藏自治區去工作;如今,他回到北京,依然利用自己掌握的醫學知識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要把愛心和知識奉獻給我的祖國和人民,直到永遠”的諾言。(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茜 圖片由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零的突破!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人民醫院不斷開創醫療新技術
在重慶市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的大力支持下,昌都市人民醫院不斷實現當地醫療技術零的突破,提升了當地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詳細] -
甘肅組建社會團體智庫和能人聯手 “架橋”助推醫藥健康產業
甘肅省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協會30日成立,作為官方職能機構正式批準的社會團體,它的宗旨是在政府和市場之間尋找服務端口、鋪設服務軌道、搭建服務平臺,以促進這項產業的融合。[詳細] -
從鄉鎮到城市,尼瑪次仁的藏醫藥夢想
2020年初,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傳統藏醫藥迎難而上,在預防和治療中發揮著積極作用。而在西藏神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尼瑪次仁看來,“藏醫藥的影響還遠遠不夠。”[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