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為傳承中藏醫藥開“良方”
11月30日,在青海省中醫院舉行的全國名中醫經典傳承論壇上,該院多名中醫藥從業者向來自上海的“岐黃學者”方邦江遞上拜師貼,還獻哈達、敬茶、獻花、鞠躬,方邦江則寄語勉勵,回贈書籍。
“傳統的‘師帶徒’相比院校教育,更講究在跟師臨床實踐中的心領神悟。”青海省中醫院院長朱亮說。
舉行傳統拜師儀式、建“國醫大師”傳承譜系、搜集民間中(藏)醫藥傳統知識、繁育高原珍稀瀕危藥用植物……青海為傳承中藏醫藥“把脈問診”,以揣好中醫藥這把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廣羅”民間驗方
青海省中醫院科研所所長賈守寧介紹,2012年起至今,該省中藥資源普查項目組,走訪民間“醫生”、民族醫生及醫院、診所、藥企、草藥店(攤)等,調查中(藏)醫藥傳統知識的來源、持有人、處方、制法、功效、典型醫案等。
據悉,目前已掌握的上百例傳統知識,分驗方、傳統診療技術、中藥資源傳統知識三種。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才讓多杰,掌握的木布吉君散、達杰吉哇散、素瑪菊頓散等三種驗方已被項目組搜集。這些驗方是該州都蘭縣溝里鄉老藏醫多昂傳給女婿希爾布,再傳至才讓多杰的。
“現在,多昂、希爾布已過世,如果當初沒有挖掘這些驗方,現在可能失傳了。”才讓多杰說,“我已經退休,但好在都蘭縣蒙藏醫院還在繼續使用這些驗方。”
專家:宜繁育高原珍稀瀕危藥用植物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馬世震介紹,青藏高原復雜多樣的地貌及生態類型,造就了藥用野生植物資源的豐富性、獨特性,“環境變遷,超強度開發利用以及棲息地減少,已造成許多藥用植物珍稀瀕危,如川貝母、羌活、甘松、冬蟲夏草、秦艽等。”
從事藥用植物繁育研究的馬世震表示,應該建立一套高原珍稀瀕危藥用植物引種繁育技術體系,如提高種子萌發率、選擇引種區、設計最佳栽培技術方案、生長發育與活性成分追溯、優質種源繁育等。
馬世震舉例說,“如掌握藥材的生長發育動態與活性成分的變化規律,可以為采取相應農業管理技術、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確定藥材最佳采收期,耦合藥材生物學產量與主要活性成分的極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市全面完成0-16歲殘疾少兒康復補貼發放工作
日前,記者從市殘聯了解到,西藏拉薩市已全面完成了2019年0至16歲殘疾少兒康復補貼兌現工作,進一步保障了殘疾少兒康復的權利。 [詳細] -
西藏先心病患兒踏上返鄉路 “同心·鑄中國心”2019年度救助工作圓滿結束
12月2日,來自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唐家鄉的兩名先心病患兒洛桑曲宗和次旦德吉在北京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兒研所”)成功接受手術治療后康復出院,踏上返鄉之路,這標志著“同心·共鑄中國心”2019年度...[詳細] -
2019“同心·共鑄中國心”“初心·故事”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11月30日,2019“同心·共鑄中國心”“初心·故事”頒獎典禮在北京民族劇院舉行。來自首都及全國的近千位醫務志愿者和社會愛心人士參加了此次頒獎典禮,共同回顧了這一年來“同心·共鑄中國心”走過的路。[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