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政策措施。
供求關系是市場經濟運行中的重要關系。會議指出,增強供需適配性是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暢通經濟循環的有效舉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市場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陳麗芬認為,我國居民消費從注重量的滿足轉向質的提升,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消費趨勢凸顯,消費者愿意為滿足情緒價值的好產品、好場景、好體驗支付溢價。這就要求推動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互促共進,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從而促進形成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的良性互動。
“供需適配是指通過提升供給與需求的匹配度,從而解決低端供給過剩、優質供給不足的供需錯位問題,進一步打通制約消費的卡點堵點,暢通經濟循環,釋放消費潛力?!鄙虅詹垦芯吭毫魍ㄅc消費研究所所長董超說。
“適”在于適應大環境,“配”要求主動作為?!耙韵M升級引領產業升級”“要加快新技術新模式創新應用,強化人工智能融合賦能”“要積極支持企業擴大特色、高品質消費品供給”“發展一批柔性制造工廠,推動生產高效響應消費者個性化需要”“豐富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會議圍繞增強供需適配性作出系列部署。
“對于供給端生產者來說,消費新需求里蘊含著發展新機遇?!倍J為,企業要善于從消費新趨勢中找到供給新方向,以更優質的服務、更新穎的業態、更多元的場景滿足消費新需求。
陳麗芬說,會議針對消費新趨勢新特點、產業升級滯后于消費升級等問題明確了政策著力點,要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以及制度保障,推動供給體系從“生產更多”轉向“生產更對、更好”,從而激發和釋放消費潛力,實現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為中國經濟注入持續、健康的內生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