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下簡稱“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來,以“兩山”理念為指引,中國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20年來,“兩山”理念有力推動著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比如,在長治光伏領跑者基地,“光伏+農業”模式使單位土地效益提升3倍;在朗溪鎮的昔蒲村、河西村,家家種果樹,戶戶有果園,近3年,平均每年通過電子商務銷售水果40余萬斤,銷售額達200余萬元;在“中國綠港”產業地標建設的推動下,2024年杭州市臨平全區綠色能源規上企業實現總產值531.82億元……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發展提質增效,也印證了“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深刻哲理。
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老百姓不僅能享受到更清新的空氣、更潔凈的水源,還收獲了實實在在的財富。浙江余村在“兩山”理念指引下,村里傳統產業向農文旅融合發展,老百姓變“靠山吃山”為“養山富山”,2024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2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萬元;貴州畢節的海雀村,優質生態和民族文化帶動鄉村旅游發展,村里發展了27戶民宿,可容納200多人住宿,解決30余人就業,海雀村的空氣還能通過林業碳票賣錢,戶均增收1.3萬余元;河北雄安新區的白洋淀,經過一系列生態治理工程,曾經的漁民轉變身份,成為導游、店主、民宿老板和生態管護員,曾經污染嚴重的淀區,如今成為旅游勝地,帶動村民收入提升……這些鮮活的案例無不證明,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不僅讓綠水青山煥發新的生機,更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幸福感強起來。
二十年櫛風沐雨,“兩山”理念已從地方探索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中國走向世界舞臺。面向未來,唯有持續踐行“兩山”理念,才能讓更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在中華大地徐徐鋪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