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文化中國行 | 竹韻連古今 文旅向未來

發布時間: 2025-08-15 11:19:00 來源: 農民日報客戶端

  8月7日晚,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開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在當地長達50分鐘的運動員入場環節,名為“芙蓉花意”的引導牌讓鏡頭頗感震撼。如果再湊近細看,人們會發現“芙蓉花意”引導牌的主體,竟是由一根根的竹條編織而成的。

  織就這一方美麗的,正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道明竹編。

  目前,記者走進道明竹編的核心區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探尋這份古老技藝何以煥發生機,感受這個被竹文化浸潤的川西村落,如何在近年來以“破竹”之勢,將傳統竹編技藝、文化創意與鄉村旅游加以融合,進而走出了一條文化興村的“竹”夢之路。

楊隆梅給來訪游客介紹竹編作品。

  傳承:林盤深處編織非遺技藝

  走進竹藝村,這片被樹木和溪流環抱的土地,遠望天根山云霧繚繞,身旁成片的竹林漫過村莊,連空氣里都充盈著幽幽竹韻。村民們仿佛延續著千百年來的生活方式,一田、一竹、一山、一水,勾勒出獨屬于川西林盤的田野詩意。

  東晉時期,崇州籍作家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記載:“江原縣郡西……出好麻,黃潤細布,有羌筒盛。”江原為崇州古稱,羌筒即大竹筒。這句話證實了千年以前,崇州的人們便有了剖竹為器、隨竹而居的生活習慣。時光流轉,到20世紀80年代,道明竹編的影響力已然遠播,贏得“竹編之鄉”之稱。

  記者見到90多歲的道明竹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趙思進時,他正與徒弟在自家院落里,師生二人手持篾刀,對竹筒進行拉絲處理,粗細均勻的篾條便躍然眼前。

  “我從1950年就開始學竹編了。”趙思進回憶道,“那時候道明鎮的竹編市場上,就有簸箕、花籃和小玩具賣。”

  “竹藝村的竹子是剛竹屬,質地柔韌不易折斷。在全國幾百種竹子種類里,因土壤氣候適宜,雖生長緩慢但特別適合編織。村民世代以竹編為業。因此,竹即是村,村也是竹。”趙思進說。

  從小就對竹編有著獨特的熱愛,在吃透手藝核心技巧后,又花了數十年摸索改進,漸漸打磨出獨屬于自己的編織風格。近年來,他參與整理的《道明竹編》正式出版,捧著沉甸甸的文獻,老人難掩喜悅:“把竹編技藝寫進書里保存下來,讓年輕人可以在老一輩人的基礎上繼續創新發展,我再也不擔心這項技藝失傳了!”

  而在道明竹藝村,像趙思進這樣執著于竹編技藝的傳承人將近70位。更讓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年輕力量正參與其中——他們帶著新的想法與表達,用屬于當下時代的方式,讓古老竹編煥發新生。

竹藝村展出的竹編熊貓。

  煥新:迎難而上創新時代表達

  “別人說,我是大大咧咧的掌門人。”道明竹編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楊隆梅笑著說道。

  1991年出生的楊隆梅是土生土長的竹藝村村民。大學畢業后,成績優異的她原本可以順利成為一名空姐,然而誰也沒有料到,那一年,疼愛她的爺爺去世了,緊接著家里的竹編作坊又突然起火,幾乎全部家當都付之一炬。

  怎么辦?23歲的楊隆梅放棄了都市和藍天,選擇回到家鄉。

  “爺爺做了一輩子竹編,如果連我都不來學,誰還會把技藝傳下去呢?”楊隆梅回憶道。

  然而,真正開始創業后她才發現困難重重。

  “因為時代不同,我們不能重復走上一輩的老路,而是自己蹚出一條新路。比如我們要做品牌,就要開拓市場、搭建團隊、培養教師等;再比如我們在村里建體驗工坊,保障游客來了有體驗竹編的空間,但創新也就意味著會產生許多新問題,初期的規劃設計、后期資金保障各方面都有挑戰,每一步都舉步維艱。”楊隆梅一一列舉著難題,而后又話鋒一轉:“問題總會解決,竹編技藝能傳承幾千年,就說明了它本身的韌性和生命力。誰說非遺會被時代淘汰?時代更是推著我們前進的。”

  在楊隆梅工作室的展柜里,一枚芙蓉花瓣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這件作品通過“吹彈”和“噴繪”的形式創作,用極細的竹絲織出層層疊疊的花瓣,十分精美。此外,新穎的茶具、精美的手提包、別致的香囊……一件件別致的文創產品背后,都是楊隆梅對傳統竹編的現代詮釋。

竹藝村騰空而起的竹編龍。

  在竹藝村,類似楊隆梅這種以創新竹編藝術為己任的新生代代表人物還有許多:“95后”的張定娟,腦子里總裝著許多創新點子;覺得傳統的竹編有些素樸,她就著手開始給竹編染色;感到竹編產品要更合年輕人的需求,她便創新推出一款竹編手機殼,一度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榜。肖瑤則引入現代美學視角,將竹編做成大型的室內藝術裝置,賦予竹編更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竹編也有市場,有市場才能推動傳承。”這是楊隆梅關于如何推動手工藝類非遺傳承的思考,而如何擁有獨一無二的價值,答案就在于創新。

楊隆梅正在給女兒傳授竹編技藝。

  發展:打造文旅融合共富圖景

  在竹藝村的發展道路上,2022年是個分界點。此前,竹藝村還只是一個“藝名”,它的本名是龍黃村。2022年,龍黃村正式更名為竹藝村。

  更名的背后,是竹藝村以竹為媒、以藝為橋,集中資源發展文旅產業的長期規劃。

  竹藝村文化資源豐富,卻在早些年受困于交通閉塞。“2008年大地震后,重慶市對口援建崇州,幫助崇州修建出了一條現在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公路’之一的重慶路。”道明鎮黨委副書記廖啟帆介紹。

  路通了,曾經偏居一隅的竹編村終于“被看見”。“2012年,中央美術學院的暑期實踐團隊來到村里采風,立即就被村里的竹編吸引,并主動跟相關部門對接。那個暑假,他們挨家挨戶拜訪村里的竹編傳承人,梳理歷史脈絡,整理鄉村記憶,這就為我們2014年順利申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奠定了基礎。”廖啟帆說。

  竹編為媒、生態為基。自2017年開始整村風貌改造,竹藝村的鄉村旅游進入快車道。隨后,村里接連成立道明竹藝公司、旅游公司、竹鄉物業公司等三家公司,負責組織村民生產、管理景區、吸納村民就業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4年,竹藝村竹產業產值達751.1萬元;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60.2萬人次,旅游收入6968.7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90.2萬元。

  當然,文旅發展成效如何,最直接的體現是能否讓村民受益。村民倪龍2023年返鄉,與妻子共同辦起民宿“竹里香居”。竹編屏風、竹制燈罩,將民宿裝點得古樸雅致。“為了將竹文化和本地川西林盤的民俗生活緊密結合,我們特意設計了這種民宿風格。如果竹編藝人需要展示作品,我們也會提供場地,畢竟民宿也是村里的‘文化名片’。”倪龍說。

  日暮時分,竹藝村的地標性建筑“竹里”被覆上一層金輝。從空中俯瞰這個坐落在竹藝村的“網紅”建筑,形狀如同數學符號中代表無窮的“∞”。竹文化無窮,竹編路無限,讓人不禁期待竹藝村更加精彩的未來……

竹編村“竹里”造型。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鈺瑩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无码在线观看|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欧美日韩毛片熟妇有码无码 |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天堂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中文资源在线官网|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最近2019年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 中文字幕第3页| 娇小性色xxxxx中文|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