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多國人士密切關注中國兩會,高度評價兩會釋放的積極信號,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展現出強勁韌性和創新活力。
波蘭前副總理雅努什·皮耶霍欽斯基表示,2024年是全球經濟矛盾加劇的一年。這一年,中國經濟實現了預定目標,5%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這是在一個非常高的基礎上取得的非凡成功。許多歐洲人忘記了一點,那就是中國出口到歐洲的產品中,50%以上是機械設備。這表明,作為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中國經濟的科技含量很高,發展水平很高,合作范圍正在不斷擴大。
西班牙媒體人馬爾塔·蒙托羅表示,中國的努力會成功的,中國將繼續以科學和技術,以及新質生產力為主題,提升工業生產和產品質量,提供優質產品,始終支持可持續發展。他認為,中國在努力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中國工業將更加綠色、清潔和現代化。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杰克·佩里表示,他認為兩會釋放的信號非常重要,中國將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為5%左右。他認為,這個目標并不過高、也不過低,而是處于合適的位置。伴隨著高水平開放,以及對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的關注,他認為中國正在關注一些領域,這些領域對于當今和未來的經濟來說絕對是至關重要的。比如,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中國在這么多領域都處于領先地位。
意大利恩里克·費米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拉比尼指出,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依靠具有長遠前瞻性的規劃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讓科研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推進。
意大利物理學家拉比尼表示,中國的科技成就這不是暫時的現象,在未來的很多年里肯定還會是這樣。說明中國在科技創新的規劃上做得非常到位,規劃的時間跨度會長達20年,基礎科學不是一蹴而就的,對其投入存在風險,因為不會很快得到回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