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夯實科技自立自強的人才根基

發布時間: 2024-09-01 09:57:00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樊繼達(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是強國之本、競爭之基、轉型之要、活力之源。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關鍵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

  當前,我國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迫切需要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切實提高人才自主培養水平和質量,從而夯實科技自立自強的人才根基。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睫

  創新型人才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科學的思維能力、敏銳的洞察力、強大的適應能力,能創造性地解決重大難題和關鍵問題。立足于國內經濟發展新態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加速推動“人口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實現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放眼國際競爭態勢,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高技術領域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核心前沿和主要陣地,亟須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但也要認識到,我國原始創新能力相對薄弱,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境況尚未根本改變。唯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造就大規模拔尖創新人才,才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形成非對稱競爭優勢,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當前,我國創新人才培養的突出挑戰在于如何處理好教育“質”的提升與“量”的擴張之間的矛盾。比如,一些地方企業“招人難”與畢業生“就業難”的現象并存,其深層原因在于現行培養模式下人才供給與企業需求不相匹配。一些地方人才培養模式重理論、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缺少協同育人機制,教學與科研相脫節,教育與產業耦合性不佳,缺少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弱、動手能力差。因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做好發展高質量教育三篇大文章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必由之路,是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需要做好三篇大文章。

  做好基礎教育大文章。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在于夯實基礎教育。創新素養的提升要從娃娃抓起,提升科學教育比重,重視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鼓勵自由探索,不斷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與探求欲。大力推廣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推進優質科普資源進校園,激發青少年科技創新和發明創造興趣。不斷探索針對智力超常的拔尖青少年人才的個性化成長路徑,培育一支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投身科技自立自強偉業和堪當建設科技強國重任的青少年創新人才后備軍。

  做好高等教育大文章。高等院校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主陣地,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需要,深入推進高等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層級化、專業化、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加快建設優勢學科。深入實施強基計劃,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拔尖創新人才,探索基礎研究領域人才的長周期、貫通式培養模式,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才池。改革教學體系,優化創新人才培育的教學平臺,加大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力度,更好發揮數字賦能作用,讓數字化賦能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打造學術氛圍濃、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強的育人平臺。

  做好職業教育大文章。面對智能化、數字化浪潮的迅猛發展,我國應培養一大批適應智能技術挑戰、勝任新業態新模式需求的大國工匠和高技能創新人才。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構建校企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環境,拓寬高校、企業、產業界合作育人的寬度,提升教育鏈、人才鏈和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的深度,通過培養復合型技術人才大軍為科技自立自強蓄勢賦能。

  構建教育、科技、產業融合互促機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應構建教育、科技、產業“三位一體”融合互促機制。創新人才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多方參與、民主決策、多方互惠、利益共享的創新人才管理模式。堅持系統觀念,統籌部署教育、科技、人力資源等部門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教育系統內部也應通盤籌劃好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等不同層級人才培養工作,從師資隊伍、資金支持、業態環境、激勵約束等方面統籌謀劃,形成一體化、鏈條式的學生“全學習周期”的制度安排。

  創新人才的評價應跳出傳統學科評價體系“窠臼”,淡化學科邊界,注重過程評價,關注非智力因素,探索適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評價體系和制度。進入工作階段后,應注重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體制機制。聚焦束縛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的堵點痛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體制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持續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激勵廣大科研人員志存高遠、愛國奉獻、矢志創新,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厚植創新人才成長成才的沃土。

  堅持問題導向,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規律,深化科研經費管理和科研項目管理改革,統籌“破四唯”與“立新標”,充分認識并理解科研工作的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避免比照行政干部管科研人才,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持續激發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支持拔尖創新人才承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科技攻關和應急攻關項目,鼓勵青年科技人才跨學科、跨領域組建科研團隊承擔顛覆性技術創新任務。遵循人才發展規律,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涵養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良好生態。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97性无码区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免费在线中文日本|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最近新中文字幕大全高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最近2019在线观看中文视频|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中文88|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