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月7日至2月19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普蘭、日土和札達4個邊境縣的26名初中生在5名老師帶領下,赴京開展“邊疆啟程,京華筑夢”主題研學活動。看升旗,登長城,訪高校,這是一次夢想啟程之旅,是祖國與少年的雙向奔赴!
2月11日凌晨5點,春寒料峭。北京城還沒有開啟一天的喧囂,夜的尾巴還籠罩著四九城,路燈如忠誠的衛士般挺立值守。
此時,長安街以南,臨近天安門廣場的南新華街和前門西大街上卻漸漸熱鬧了起來。人們從四面八方涌來,熱切卻井然有序地向一個方向走去,漸漸匯成了長龍,奔赴心中的紅旗。到天安門廣場看一次升旗,是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儀式感;看五星紅旗與太陽同升,是最高級的享受與浪漫。
在今天走向廣場的隊伍中,一群穿著統一樣式白色羽絨服的少年們格外顯眼:他們腳步更輕快,眼神更熱烈,這就是來自西藏邊境縣的初中生們,他們從祖國的最西南來到北京,頂頂期盼的就是看一次升旗。
6點多鐘,天剛蒙蒙亮,天安門廣場上已經人頭攢動,西藏少年們驚訝地發現,原來看升旗的人這么多!看不到怎么辦?扛起來,跳起來!拍不到怎么辦?斥“巨資”買自拍桿舉著拍!
7點11分,國歌奏響,五星紅旗緩緩升起。少年們已經摘下了御寒的帽子,雙臂緊貼身側,身體不由自主挺直,口中輕輕唱著國歌,向神圣的國旗行注目禮。一分多鐘的時間很短,短得來不及平復激動的心情;一分多鐘的時間又很長,將在少年的心里回蕩一生。
2025年2月11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邊境縣初中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攝影:陳衛國
“以前都是在手機上看升旗,這是第一次現場看,感覺真的不一樣。”噶爾縣中學的初二學生扎西加措個子高高的,戴一副眼鏡,盡顯少年的活潑和朝氣。“我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當全世界第一!”
札達縣的洛桑老師跟孩子們一樣興奮,他帶著大家圍成一圈,在天安門廣場上比個耶;又舉起自拍桿,跟天安門城樓合影留念。同學們留在廣場上,和家人通話,合影留念,久久不愿離開。
2025年2月11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初中學生和老師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后合影 攝影:洛桑頓珠
升旗儀式結束后的下一站,是瞻仰毛主席紀念堂。毛主席紀念堂是黨和國家的最高紀念堂,是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安息的地方。步入紀念堂所在院落,氛圍已由澎湃激昂轉變為莊嚴肅穆,每個人都自覺沉靜下來。主體建筑為柱廊型正方體的紀念堂由44根花崗巖石柱環抱四周,重檐屋頂,雄偉壯麗。同學們有秩序地排成兩排,手中拿著黃色菊花,緩緩進入紀念堂。瞻仰的人很多,摩肩接踵,但放置著毛主席坐像的北大堂卻靜可聞針,人們安靜地排隊獻花,默默地表達敬意。進入毛主席長眠的瞻仰廳,毛澤東同志身著灰色中山裝,安臥在晶瑩剔透的水晶棺里,身上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同學們神色凝重,望向他們在課本中、新聞里、父母祖輩聲聲念叨的故事中,于戰亂中建立新中國、于水火中拯救農奴的偉人。
“敬愛的毛爺爺,您好!我是一名來自西藏阿里的中學生。從遠方至此,赴一面之約。謝謝您對祖國的一切付出。如今的祖國如您所愿,山河無恙,國泰民安。我們將牢記您的教導,認真學習,將來必定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毛爺爺我們是來自西藏的中學生,我們的生活特別幸福,謝謝您。”
留言簿上,同學們的留言真摯、深情,新一代年輕人的筆觸下,道出的是西藏幾代人對祖國、對毛主席發自內心的崇敬與熱愛。
2025年2月11日,西藏阿里地區邊境縣初中學生瞻仰毛主席紀念堂后的留言 攝影:張豫平
2025年2月11日,西藏阿里地區邊境縣初中學生瞻仰毛主席紀念堂后的留言 攝影:張豫平
行程結束,同學們雖累卻興奮不已。他們來到首都,看家鄉看不到的風景,經歷很多“人生第一次”,同時也用自己的語言、筆觸、行動,表達著愛和感動,一場美好的雙向奔赴莫過于此。(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釗 陳衛國 蘇洋 桑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