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曲松縣農產品展銷活動中,具有當地特色的手工編織產品深受青睞。記者 丹增平措 攝
乃東區昌珠鎮克麥社區推動土地統一流轉,提升農作物單產和品質,為農戶帶來254萬元分紅;瓊結縣以科學養殖技術指導與產業鏈配套支持,1000多戶家庭參與養蜂,每戶年增收達1.2萬元;洛扎縣建成特色民宿152家,帶動300余名村民就業,民宿相關產業年創收超1800萬元;全市推廣490余個以工代賑項目,帶動農牧民就近就便就業……
今年以來,山南市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斷呈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喜人局面。如今的雅礱大地,鄉村產業生機勃勃,群眾收入不斷提高,一幅業興、景美、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激活產業引擎,拓寬經營性收入路徑
產業興旺是增收致富的根本之策。山南市立足資源稟賦,通過政策扶持、業態創新、品牌打造,推動種植、養殖、文旅等特色產業規模化、品質化發展,為農牧民經營性收入注入持久動力。
全市重點扶持種植大戶發展,對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給予專項獎勵,推動農業生產向規模化、機械化轉型,既解放了家庭勞動力,又實現了經營效益的穩步提升。乃東區聚焦奶牛養殖業提質增效,對累計出售生鮮乳達到標準的農戶、合作社給予補貼,為格桑村、門中村等6個村(社區)388戶更換優質荷斯坦改良雜交奶牛,通過優良畜種推廣和生產性能提升,農牧民經營性收入顯著增長。
消費拉動與產業融合雙向發力,讓土特產變身搶手貨。桑日縣本級財政投入369.69萬元,通過系列促消費活動,直接拉動消費1329.33萬元,并進一步培育壯大經營主體,2025年新增經營主體268戶,累計達2925戶,注冊資金超50億元。瓊結縣深挖“藏源文化”內涵,連續舉辦吐蕃文化旅游節、強欽青稞酒文化節等活動,吸引游客超2萬人次,拉動消費400萬元;打造“文化+產品”IP,將文化元素融入青稞酒、藏香等特色產業,開發“藏源文化研學游”“非遺體驗游”精品線路,帶動沿線民宿、餐飲增收200萬元。
措美縣以文旅融合為抓手,讓風景轉化為“錢景”。在哲古景區舉辦的“哲古牧歌 音你而來”草原音樂會,吸引50余家商戶參展,2天促銷活動累計銷售額達93.82萬元,哲古民宿同步增收1.3萬元;依托“雅礱文化旅游節”契機,組織18家當地商戶參與展銷,雪菊、牦牛肉干、酸奶等特色產品銷售額達21.53萬元,讓農牧民在家門口的盛會中共享發展紅利。
強化就業支撐,夯實工資性收入基礎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增收之源。山南市通過政策激勵、項目帶動、技能提升等多元舉措,鼓勵農牧民從田間地頭走向務工崗位,讓工資性收入成為增收的穩定器。
全市各類項目建設過程中,積極吸納當地群眾參與務工,讓家門口的項目成為就業增收的主陣地。瓊結縣發展現代農業設施推動“菜籃子”基地項目建設,通過土地流轉2000余畝,帶動100余名村民務工就業,年人均增收4萬余元;江北雙創園、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等平臺的建成,以及天然飲用水“格桑泉”的成功開發,為群眾提供了更多穩定的就業崗位。浪卡子縣實施鄉村惠民補短板小型以工代賑項目,統籌100萬元資金覆蓋5個鄉鎮5個村(社區),聚焦牦牛圈改造、水渠維修等民生工程,直接帶動群眾增收60.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山南市按每年每畝25元標準落實高標準農田管理經費,進一步加大鄉村幸福院運行維護投入,通過農業生產和養老服務的有效保障,間接釋放1000余名勞動力務工增收。
盤活資源資產,挖掘財產性收入潛力
農村集體資產是農牧民的共同財富。山南市通過盤活土地、房屋、集體資產等資源,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牧民從資產盤活中獲得財產性收入,共享農村改革發展成果。
桑日縣聚焦資源資產盤活增效,通過葡萄產業土地流轉9000余畝,為農民帶來租金收入315萬余元;通過房屋廠房、場地、機械設備出租實現收入483萬余元;以旅游、租賃、養殖為主的村集體經濟分紅620余萬元。
乃東區著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支持乃東區結莎股份經濟合作社與山南市雅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2025年村集體經濟分紅大會上,發放分紅809.1萬元,讓村民感受到集體經濟發展的紅利。
洛扎縣創新發展農機合作社,推出“菜單式服務”精準對接農戶需求:為小規模農戶提供耕、種、管、收全程托管服務,為季節性務工農戶聚焦關鍵環節提供專項服務。截至目前,該縣農機合作社已開展社會化服務5000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17%左右,完成全程機械化作業2600余畝,跨區域作業2400畝,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過去8人4天才能完成的耕種任務,如今3人1天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又讓合作社與農戶實現了雙贏。
全市積極探索提高轉移性收入新路徑,為群眾增收創造新渠道。措美縣組建五級農民工(務工)聯隊,構建“培訓+就業+服務”的全鏈條體系,開展技能培訓10期351人,組織化勞務輸出成效顯著。扎囊縣出臺“勞務品牌+勞務經紀人”培優提質以獎代補方案,獲評自治區級、市級、縣級勞務品牌企業(合作社),分別一次性獎勵5萬元、4萬元、2萬元。貢嘎縣主動對接南北山綠化工程,與26家綠化承建企業簽訂用工協議,開發崗位2326個,吸納4695名當地農牧民就業,預計創收6760余萬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