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屋鄉的桃花。記者 阿旺尼瑪 攝
圖為游客在帕崩崗拍照留念。記者 張麗萍 攝
西藏的花,是大自然饋贈的浪漫禮物。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它們與冰川雪山為伴,勇敢挑戰著嚴酷的自然環境。尼洋河、雅魯藏布江、帕隆藏布江川流不息,春日西藏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在林芝、拉薩、那曲等地,大片的花朵競相綻放。色彩絢麗的花朵與雪山、藍天、綠水相互映襯,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打卡。
“來,抬頭,靠近你左邊的這朵花。”在拉薩市城關區帕崩崗,旅拍攝影師向峰正指導穿著藏裝的游客擺姿勢,捕捉這爛漫春光下的美麗瞬間。“西藏的春天跟我老家相比來得稍晚一些,但格外絢爛迷人。你看遠處的雪山、近處的花,多美。”游客孫女士說。
藏裝、馬面裙、婚紗……城關區軍民路道路兩側的紫葉李競相綻放,打造出一條美輪美奐的“春日花廊”,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年輕的女性以紫葉李為背景,擺出各種造型;小朋友們在樹下嬉笑玩耍,純真的笑容被相機記錄;攝影愛好者和社交媒體達人也紛紛前來,用鏡頭捕捉這春日盛景。大家紛紛稱贊,盛開的紫葉李為街頭增添了不少浪漫與靈動。
為了給市民游客提供良好的賞花體驗,拉薩市城關區文化和旅游局在軍民路等多個網紅打卡點設置了相框打卡地標,旨在豐富市民游客的文化旅游生活,提升城市街道的觀賞性與趣味性,為文旅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那曲,也有這樣浪漫的春日。提起那曲,很多人的印象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或者荒涼的景象,但在那曲市嘉黎縣尼屋鄉,你不僅能看到原始森林、古木參天,還能欣賞到漫山遍野的桃花。每年4月,尼屋鄉桃花盛開,一株株嬌艷的桃花恣意綻放,染遍了山野。而綠色的麥田點綴其間,村落、農田與桃花相映成趣,構成一幅高原和美鄉村畫卷。因此,尼屋鄉又有“世外桃源”的美稱,這樣的美景自然也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
“尼屋鄉以雪山為伴的野生桃花千姿百態、與眾不同,令人驚艷。”近日到尼屋游玩的游客范張偉說,“林芝桃花嬌艷,我幾乎每年都會帶著家人去游玩賞花。去年聽說那曲有桃花后,我也挺驚訝的,這次過來發現實在是太美了。”
在西藏,桃花不僅扮靚了西藏的山水,更帶動了當地旅游的蓬勃發展。以尼屋為例,這里的“桃花旅游節”越辦越紅火,“世外桃花源”的名頭越來越響。隨著桃花季的到來,尼屋鄉的旅游業也迎來了旺季。
記者了解到,今年,尼屋鄉舉辦的第十屆桃花盛會旅游推介活動,接待游客2500余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1萬元,其中,餐飲、茶館等“二次消費”同樣給當地農牧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村民桑吉家有3口人,每年桃花節他家的茶館生意格外火爆,這次桃花節期間更是獲得了可觀的收入。過去,當地人以農牧為生,如今,大家吃上了“桃花飯”。
連日來,隨著桃花等各類花卉相繼盛開,西藏的春日美景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紛至沓來。游客對旅行體驗的需求日益多樣化,“賞花經濟”蓬勃興起。除了欣賞自然風光、感受民俗文化外,旅拍成為許多游客記錄旅行、分享生活的重要方式。
旅拍攝影師鐘小楊一直在西藏做婚禮跟拍工作。而這段時間,他在林芝為游客拍攝大峽谷中以桃花和南迦巴瓦峰為背景的賞花美照和結婚照。綿延山谷里的桃花灼灼盛放,粉白的花朵與湛藍的天空、巍峨的雪山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幅絕美的春日畫卷。這樣的美景不僅讓游客陶醉其中,也讓旅拍攝影師們忙碌不已。“這段時間拍花的游客特別多,我接到的訂單很多,大家都想在這美麗的花海中留下自己的身影,記錄下在西藏的美好時光。”鐘小楊說。
春日的西藏,以繁花為媒,以民俗為介,向世界展示著其獨特的魅力。在賞花季,游客穿上藏裝漫步在花叢之中,成為景區里一道別樣的風景,為游客的西藏之行增添了別樣樂趣。來自上海的游客麗麗,西藏之行第一站就是到林芝市參加桃花節,她興奮地說:“這次來西藏,本來是沖著桃花來的,沒想到還能有這么多驚喜。穿上工布藏裝拍照特別有感覺,參與民俗活動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西藏的民俗文化,這趟旅程太值了!”
除賞花外,游客們還可以參與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林芝市和尼屋鄉等地的桃花節都有特色產品展銷活動,旨在通過深挖本土自然資源、民俗文化資源,結合“賞、游、娛、食、購”五大元素,以節促旅,助力群眾增收。“自從鄉里發展旅游業以來,游客多了很多,現在路修得好,基礎設施也完善,我們的生活也好了。我們合作社制作的糌粑、辣椒、青稞酒等特色產品,都賣得很好。”尼屋鄉寧重崗村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朗杰說。
春日西藏賞花旅游的興起,也帶動了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當地的民宿和酒店紛紛推出與賞花、旅拍相關的特色服務和套餐,吸引了更多游客入住。為了滿足游客的需求,西藏持續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確保游客能夠有一個安全、舒適、愉快的旅行體驗,玩得開心、放心、安心。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4月1日至13日,林芝市景區門票預訂熱度環比前一個月增長近400%;3月末以來,“林芝+桃花”關鍵詞搜索熱度環比增長近500%,熱門景點包括巴松錯景區、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南迦巴瓦峰、波密桃花溝、魯朗林海等。
春日的喜馬拉雅山北麓,日喀則市定結縣萬畝野生杜鵑也迎來綻放期。記者從定結縣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定結縣累計接待游客2.6萬人次,同比增長17%;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6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定結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德吉措姆介紹,定結縣依托獨特的杜鵑花資源,打造了陳塘溝、瓊孜鄉等5條高山賞花徒步線路,并配套推出藏式民宿體驗、非遺手工市集等業態。目前,定結縣已有23個村莊、400余戶農牧民參與旅游服務,戶均增收超1.2萬元。
德吉措姆說:“我們正將‘賞花游’延伸為四季生態旅游,今年計劃培訓50余名農牧民導游,并開發陳塘天然蜂蜜、野生菌類、雞爪谷酒等深加工產品,讓更多群眾共享旅游發展紅利。”隨著“賞花經濟”成為推動當地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這座“珠峰后花園”正以絢爛花海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不僅是春日繁花間涌動的蓬勃商機,更是“賞花經濟”深度激活文旅市場、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體現。“花路”變致富路,讓當地群眾吃上“旅游飯”。
在這個充滿生機的春天,西藏正以其絢爛的花海和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尋、體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