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11月18日,“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系列主題第二十八場新聞發布會舉行,介紹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以來西藏氣象事業發展成就。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攝影:賈華加
60年來,西藏氣象事業實現了從基礎薄弱到體系健全、從技術落后到創新引領的飛躍,氣象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氣象預警公眾覆蓋率達92.02%,預警信息發布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8.74%,切實織密織牢防災減災安全網。
據統計,全區地面氣象站由1965年的23個躍升至1284個,平均站間距從228公里縮短至30.57公里,實現了全區鄉鎮全覆蓋;建成33部天氣雷達,人口覆蓋率達到73.7%,接收風云、高分等20顆衛星數據,在多次重大天氣過程應對、重大活動保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黨組書記向毓意介紹,全區氣象觀測體系從單一地面人工觀測發展為“地空天”綜合立體氣象監測系統,氣象災害監測的時效性、精準度和覆蓋范圍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為南迦巴瓦峰腳下的自動氣象站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供圖
向毓意介紹,在科技創新驅動下,預報預警水平穩步提升,預報時效由24小時向延伸期、月、季、年無縫隙延伸,建成全區3公里、重點區域1公里逐小時更新的智能網格預報產品。目前,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1.64%,自主研發的暴雪模型實現提前5小時預警,準確率達88.7%,短臨災害性天氣預警提前量增至39分鐘,預報預警能力顯著增強。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氣象部門以智慧氣象為抓手推動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開展了城市天氣、紫外線強度、日均相對含氧量、人體舒適度、出行指數等個性化氣象服務,西藏氣象服務水平指數增幅位居全國首位。

圖為“及時雨”大型無人機準備起飛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供圖
當前,西藏氣象事業發展“十五五”規劃正在編制中,已明確4個方面、10項任務、六大能力提升工程,同步凝練出2個方向,4類重大項目。力爭2030年,西藏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與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基本同步,初步實現以智慧氣象為主要特征的西藏氣象現代化。(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