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5月初的定日,依然雪覆群山,定結濕地中的草木,逐漸綠意煥濃。近日,記者驅車從日喀則市來到西藏定日縣6.8級地震重災區長所鄉嘎旦村,在這里看到了“濃濃”的希望與生機。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縣6.8級地震發生后,記者曾三次來到嘎旦村采訪報道。短短數月內,受災地區農業生產與群眾生活展現出了強勁的恢復勢頭。通過政府統籌、多方支援與群眾自救的合力,嘎旦村的生產生活逐步步入正軌,蔬菜大棚重現生機,畜牧業穩步復蘇,為災后重建注入了信心與動力。
圖為定日縣長所鄉嘎旦村震后修繕的蔬菜溫室大棚 攝影:趙振宇
“這是我們地震發生后重新修繕好的蔬菜溫室大棚。你現在看到的蔬菜已經是地震發生后我們所種出的第二茬蔬菜了。”在嘎旦村村委會主任頓珠的身后,是17個整齊的蔬菜溫室大棚,上海青、白蘿卜、番茄等蔬菜長勢正旺,不僅為村集體經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更是在震后災后重建這一重要階段,給村民們帶來了蓬勃向上的力量,讓所有人更有希望、更有力量地去建設家園。
在定日縣長所鄉,嘎旦村是唯一開展蔬菜溫室大棚種植的村莊。長期以來,嘎旦村不僅為定日縣周邊提供了穩定的蔬菜供應,而且還解決了村中每戶一人的就業問題。以2022年為例,參與嘎旦村農業合作社勞作的村民共領取到64.38萬元的績效工資,為每戶都帶來了可觀的收入;2024年,除績效工資外,全村共分紅15余萬元。
圖為定日縣長所鄉嘎旦村震后修繕的蔬菜溫室大棚 攝影:趙振宇
“從3月6日開始,也就是地震發生的兩個月后,我們村的蔬菜溫室大棚就已經開始了修繕工作。定日縣農業農村局按照一個大棚3萬元的標準,為我們村共撥付了51萬元的修繕資金,這也是我們村的蔬菜溫室大棚為什么恢復這么快的重要原因。”嘎旦村科技振興專干旦增薩珍告訴記者。
從修繕所需的陽光板、玻璃、遮陽網,到耕種所需的菜籽、肥料、農具,嘎旦村利用好上級所撥付的每一分資金,僅用10余天的時間,震后受損的蔬菜溫室大棚就迅速恢復了正常種植。
圖為定日縣長所鄉嘎旦村震后修繕的蔬菜溫室大棚內長勢正旺的綠葉菜 攝影:趙振宇
“3月15日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播下了第一批菜籽,4月初的時候,我們的第一茬蔬菜已上市銷售。當初黨和政府為了幫助我們脫貧致富建設起了這片大棚,現在又給我們投入這么多錢幫助我們修繕大棚,真的特別感謝。”頓珠說。
圖為定日縣長所鄉嘎旦村村委會主任頓珠在震后修繕的蔬菜溫室大棚內為記者展示棚內種植出的白蘿卜 攝影:趙振宇
地震發生至今,嘎旦村有4名村民遞交入黨申請書,主動申請加入黨組織。
地震發生至今,嘎旦村里的大多數年輕人已放心地離開家鄉,赴拉薩等地外出務工。
地震發生至今,嘎旦村已有新生兒降生在這片土地,將與這片震后的村莊一起茁壯成長。
從凍土中破芽的蔬菜到健康成長的牲畜,從臨時板房到重建藍圖,定日縣受災地區正以“加速度”恢復生機。政府精準施策、群眾積極參與、科技與傳統智慧結合,共同書寫了高原災后重建的動人篇章。我們期盼,我們渴望,我們篤信,未來隨著更多重建項目落地,這片土地將煥發更蓬勃的活力。(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