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亞東縣發放補貼助力傳統民居保護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亞東縣政府將采取發放傳統民居補貼的形式,加強對下司馬鎮前后街區域傳統民居的保護留存,切實保護傳統文化資源,留住鄉愁記憶,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亞東縣下司馬鎮是亞東縣人民政府駐地和全縣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總面積2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0余人。近年來,在黨的惠民政策推動下,下司馬鎮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商貿旅游不斷繁榮,城鎮建設日新月異。2022年,經濟總收入5222.4萬元,人均年收入21295元。
隨著經濟發展,現有傳統民居隨著城鎮居民翻新改善住房而逐年減少,傳統民居保護面臨日趨嚴峻的形勢和困難。對此,2022年4月以來,下司馬鎮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多措并舉開展傳統民居保護工作。截至7月底,統計排查下司馬鎮前后街周邊區域10處具備傳統風貌的傳統民居。
此次傳統民居補貼是亞東縣經走訪了解和詳細調研后,參照相關區域房屋店鋪租賃價格,按照相應標準給予保護補貼。發放傳統民居補貼前,亞東縣政府有關部門與傳統房屋居民簽訂保護合同,根據房屋安全等級,對傳統民居進行維修加固,并按年一次性支付保護補貼;居民在合同期內保障傳統民居風貌完整,在不進行破壞性裝修改造的前提下,居民可以正常生產生活、租賃房屋。據統計,前后街區域共14幢傳統民居,涉及10余戶,建筑面積共1643.6平方米。2023—2024年度共需支付補貼資金40萬余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那曲市尼瑪縣積極推進古村石屋保護
那曲市尼瑪縣文布南村石屋是具有上千年歷史的特色民居。近年來,尼瑪縣加大以文布南村石屋為重點的古村落保護力度,取得積極成效。[詳細] -
走進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錯高村:古村有支“黨員文物保護隊”
為保護古村落,錯高村組建了一支“黨員文物保護隊”,這支“黨員文物保護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的建設助推古村落保護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