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龍頭企業”
“這個季節的羌塘草原真舒服,水草豐美,牛肥馬壯……”
“沿路的這條河就是那曲河嗎?這片繁茂的草原就得益于它的滋養。”
“這里的藍天、白云、高山、草原,有一種獨屬于藏北高原的壯闊大氣。”
……
看著車窗外的如畫景致,來自全區其它市地、縣區組織部門的負責同志由衷感嘆道。
8月30日,全區農牧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現場會在那曲市召開。會前,全區組織部門負責同志前往那曲市色尼區羅瑪鎮凱瑪村、嘎爾德生態畜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嘎爾德公司)、那曲鎮等地,實地觀摩農牧區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基層綜合治理等工作開展情況。
其中,嘎爾德公司的多項數據,成了眾多參觀人員關注的焦點。
“我們利用產業相近、地域相鄰等優勢,主動與嘎爾德公司結成產業聯盟,把黨員聚集在產業鏈上、把群眾組織起來,全程參與產業發展和管理監督,推動企業、合作社、牧戶三方利益聯結融合發展。2022年,公司幫助69人實現就近就便就業,年人均收入4.8萬元。”在凱瑪村,聽了講解員的介紹,不少人對嘎爾德公司產生了好奇。
“奶農要嚴格遵守擠奶、儲奶、運奶的衛生管理制度,我們收購的奶必須通過牛奶分析儀的指標檢測,還要用酒精檢測牛奶的新鮮度,不達標的一律不收……”當參觀者一行到達嘎爾德公司收奶點時,嘎桑加才正在對前來賣牛奶的牧民群眾、公司的檢測人員講解收購細節。
“我是公司的法人,公司的檢測人員很多都是實習的大學生……”在嘎桑加才的介紹中,記者了解到,從2017年嘎爾德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培育高原特色牦牛乳業品牌,并帶動牧民群眾從“棄牧”逐步實現牧業回歸,不斷融入牧業發展鏈條,實現增收致富。該公司現有132名員工,其中返鄉大學生就有52名,嘎桑加才也是其中之一。
“你們是怎么實現草畜生態平衡?銷售渠道又有哪些?怎么帶動牧民致富?……”
面對大家的提問,嘎桑加才一一給出了答案。
作為自治區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嘎爾德公司黨支部通過支部引領、組織聯建、黨員示范,與色尼區12個鄉鎮、134個村結成產業聯盟,在鄉鎮設立10個一級奶站,村居設立100個村級奶源供應點,形成“支部+企業+牧戶”鏈條。
(下轉第三版)(緊接第一版) 其中,設置13個“黨員先鋒崗”,負責收奶點、奶制品加工點、種草點管理工作;設置5個“黨員監督崗”,對奶制品進行全鏈條、全過程監督;設置10個“黨員志愿服務崗”,負責協助企業服務管理聯絡養殖戶,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2022年,該公司實現創收2397萬元。
同時,為有效解決畜牧業發展的瓶頸、緩解草畜矛盾,該公司積極實施人工種草項目,人工種草基地總面積7139畝,全部為流轉地。
近年來,嘎爾德公司積極拓展銷售渠道,目前主要以區內市場為主,在拉薩和那曲設有專門的銷售點,部分商品還擺上了大型商超貨架。截至今年7月底,共計銷售收入達1.05億元。今年還將新設1家銷售門店和3家奶站。該公司運營至今,通過收購牛奶、購買奶牛、草地流轉、吸收就業、產業分紅等形式,將90%的利潤讓利于民,帶動5614戶27996名牧民群眾增收,兌現各類受益資金超1億元……
“這才是真正的龍頭企業!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還不忘企業的責任與擔當。”返程路上,大家翻看著嘎爾德公司的介紹手冊,紛紛點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吉隆縣貢當鄉汝村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充分發動基層宣講員、理論宣講服務隊等力量,積極組織邊民群眾開展安全防范知識教育宣傳宣講活動。[詳細] -
拉薩市多舉措打造水清景美宜居城市
近年來,拉薩市致力于打造高原水文化城市,圍繞拉薩河做足了“水”文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