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乃東區因地制宜引領特色產業發展:山溝溝里鋪開“產業集群”
四月的雅江兩岸,春光明媚、綠意盎然。
在乃東區索珠鄉的溫室大棚里,村民們正在忙碌地種菌包、摘平菇。這小小的菌菇撐起的是群眾的“致富傘”。
索珠鄉地處雅江北岸溪流溝谷中,植被茂盛,具有獨特的區域小氣候,尤為適合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是山南一帶有名的“藏藥谷”。
近年來,索珠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奏響了鄉村振興的強勁旋律。
為了實現各項產業的集中統一管理,促進生產標準化、提升市場競爭力,索珠鄉探索成立鄉村振興黨支部,下設高山畜牧養殖、藏藥材種植、勞務輸出、鄉村旅游產業4個產業黨小組,在整鄉推進、各村入股、年底分紅的基本框架內,實行“支部+產業+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著力推動產業富民。
當前,索珠鄉建立了以“藏藥谷”為核心的“一園三基地”產業鏈,藥材種植面積達500畝。同時,成立江之北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乃東區結巴鄉產業園區租賃25座溫室大棚,種植羊肚菌、白肉靈芝等,預計年產值240萬元。
索珠鄉藏藥材種植黨支部負責人達瓦平措告訴記者,“藏藥谷”內長期就業10人,季節性帶動群眾就業367人,總計帶動群眾增收89.4萬元。
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是擴大產值的重要途徑。
索珠鄉不斷完善農牧業結構,依托高山畜牧養殖黨小組,發展六芽農牧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并逐年擴大企業經營范圍,持續壯大牦牛養殖、藏香豬養殖產業規模。2022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2.95萬元,帶動群眾增收33.96萬元,村組集體分紅24.04萬元。
在藏香豬養殖基地,記者看到一排排干凈整潔的豬圈依山而建,一頭頭肥壯的藏香豬悠閑地吃著草料。“我們這里的豬日常吃的都是苜蓿草等天然飼料,而且實行半放養,所以肉質好、營養豐富,深受市場歡迎。”養殖場負責人強巴告訴記者,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現在基地母豬存欄830頭,優質公豬存欄113頭,仔豬存欄約1000頭。
在索珠鄉鄉村振興產業集群中,勞務輸出也是重要一環。
“我們按照人員結構,組建了由6支小分隊、259名勞動力組成的溫雄民工聯隊,并由各組隊長負責日常人員安排和聯絡工作,推行組織化勞務輸出,確保效益最大化。”索珠鄉人大主席羅布扎西說。
今年第一季度,索珠鄉民工聯隊通過資源分享、公司對接或承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小型項目,解決長期就業9人,帶動群眾務工3500人次,實現增收165萬元,為村組集體分紅28.2萬元。
索珠鄉環境優美,轄區內有斯斯溝生態景區,具備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和條件。
對此,索珠鄉通過實施民房改造、廁所革命、道路硬化、環境整治、生態提升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升鄉村氣質和旅游基礎設施,讓山溝里的土村莊變成了青山綠水環繞的旅游打卡地。每逢周末、節假日,到索珠鄉過林卡、度假的游客絡繹不絕,農牧民群眾也因此吃上“生態飯”“旅游飯”。
如今,放眼索珠鄉,產業興旺、生態宜居,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山南市部署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日前,山南市召開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會議,通報2022年度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重點,持續推動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詳細] -
昌都市八宿縣珠巴村努力打造文明宜居美麗新村
為打造更健康的群眾生活方式、更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更美麗宜居的村莊,八宿縣白瑪鎮珠巴村黨支部認真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