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嘉黎縣擴大娘亞牦牛養殖規模,升級牧業產業鏈
在那曲市嘉黎縣西藏娘亞牦牛養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記者見到了拉青。談起現在的生活,拉青顯得格外高興:“以前生活比較困難,沒有保障,如今,在公司上班,不僅有工資還有年終獎,除此之外,公司還給我買了五險,生活有了保障,日子越來越好,越過越有盼頭。”
58歲的拉青很早就開始養殖娘亞牦牛,西藏娘亞牦牛養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以后,他便進入公司工作,主要負責新生牛犢的日常喂養、成年牦牛疾病預防等工作。2021年,拉青家庭收入突破了10萬元。
近年來,嘉黎縣依托娘亞牦牛的良種優勢,在原有牧場和“千頭萬畝”養殖基地的基礎上,成立西藏娘亞牦牛養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組織+牧戶”模式,實現了各鄉鎮“一村一合”合作組織的利益聯結,促進了全縣牧業產業鏈條升級。
截至目前,該公司牦牛存欄數為1059頭,帶動農牧民合作組織49家、牧戶2138戶。2021年,該公司累計總收入901.49萬元。
為更好壯大牦牛產業,讓娘亞牦牛成為帶動嘉黎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農牧民群眾致富路上的“好幫手”,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娘亞牦牛養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積極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通過申報地理標志、保護區、建立農畜產品展銷中心等方式,使娘亞畜產品在區內外的品牌知名度、競爭力不斷提升。同時,積極與自治區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西藏農牧學院動科院等科研院所進行深度合作,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娘亞牦牛研究開發體系。
“目前,我們養殖的牦牛可在4至5歲時出欄,生長周期大大縮短,原種場90%的母畜基本可以實現‘一年一胎’,優質奶牛一次擠奶量可達6.8斤。”西藏娘亞牦牛養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歐杰次仁告訴記者。
對未來,歐杰次仁信心滿滿:“我們將繼續利用嘉黎縣創業創新園區平臺,建立起線上線下產銷對接模式,穩步拓展區內外市場,打通銷售‘最后一公里’,努力打響嘉黎娘亞品牌,真正讓群眾通過養牦牛鼓起‘錢袋子’、過上‘牛’日子。”
如今,娘亞牦牛已成為助力嘉黎牧業發展的“金鑰匙”,隨著現代牧業的發展,將帶動更多群眾增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柴達木“糧倉”:引種江南花 開啟致富路
“到了,到了,杭白菊到了!”從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運往青海省都蘭縣達察汗烏蘇鎮東山根上村的9萬株杭白菊種苗日前成功送抵,這也是桐鄉第三次向都蘭縣贈送優質杭白菊種苗。 [詳細] -
“菜籃子”裝滿 幸福味道
近年來,山南市瓊結縣依托山南市“菜籃子”工程瓊結段千畝連片蔬菜基地,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不僅讓群眾吃上了新鮮蔬菜,還走出了一條幫助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實現致富增收的新路子。[詳細] -
西藏直播示范基地線上線下同發力
走進西藏直播示范基地的商品超市,牦牛肉干、藏紅花、蟲草、藏香豬、青稞食品、奶制品等各類西藏特色產品陳列其間,涵蓋高原之寶、優敏芭、雪堆白、楚布文化、藏佳香、藏本香等十幾種西藏知名品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