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將全面實施農村公路“路長制”
近日,為期兩天的全區“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山南市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十三五”以來西藏“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的主要成績、典型經驗,深入交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就全區農村公路建設事權下放、進一步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農村公路“路長制”,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
“十三五”以來,全區累計安排農村公路建設項目3123個,總投資941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3.82萬公里。截至2021年底,全區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9萬余公里,占全區通車總里程的75%,新增280個鄉鎮、2974個建制村通硬化路,鄉鎮、建制村通暢率分別達到94.55%和77.94%。
區、市、縣三級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基本落實落地,建立了“局隊合一”的管理模式。推進農村公路事權下放,進一步調動當地政府積極性,壓實主體責任。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確定了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標準。推動出臺自治區農村客運補貼實施細則。截至2021年底,全區農村公路養護里程達8.9萬公里,縣道鋪裝路和專用公路、鄉道、村道鋪裝路優良路率分別達72.5%和67.3%。
大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截至目前,全區開通農村客運班線317條,參與營運農村客運的班車369輛,74個縣均已開通客車;500個鄉鎮已通客車,通客車率73%,比2015年增長18%;2259個建制村通客車,通客車率43%,比2015年增長14%。全區共建有等級客運站75個,其中一級站6個,二級站9個,三級站60個,另有便捷車站及招呼站368個,農村客運服務品質穩步提升。
日喀則市謝通門縣、亞東縣,山南市瓊結縣,林芝市朗縣被評為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昌都市、那曲市申扎縣和阿里地區噶爾縣被確定為全國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有力引領、推進了全區“四好農村路”建設。著力激發農牧民群眾參與積極性,讓更多農牧民群眾成為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輸的參與者、監督者和受益者。在農村公路建設領域推廣投資400萬元以下建設項目交由具備資質的農牧民施工隊實施,進一步開發農村公路公益性崗位,吸收2.7萬余名農牧民群眾為農村公路護路員,兌現補助資金9691萬元,助力農牧民群眾就業增收。
會議明確,為推進西藏“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加快補齊農牧區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全面提升農村公路服務水平,下一步,西藏將抓住改革和資金兩個突破口,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事權下放,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全面實施農村公路“路長制”,進一步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交郵”融合協調發展。
與會的各市(地)、縣(區)政府領導、交通運輸部門代表在山南市乃東區、瓊結縣進行了現場考察、深入交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