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局:加強環境執法 守護良好生態
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是實施環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今年以來,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局緊緊圍繞“執法大練兵”總體工作要求,多措并舉、部門聯動,以嚴明的工作態度,對全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出狠手,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建平臺配設備,非現場執法添羽翼。為保障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加強科技執法手段,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積極探索非現場執法方式,全面提升非現場執法質量。一是在線監控平臺力推非現場執法,完成建設總投資550.86萬元的日喀則市大氣污染防治項目在線監控平臺,并督促排污企業及時連接終端庫,為非現場執法提供有力的智慧平臺,逐步實現對水氣重點污染源24小時全天候在線監管。二是無人機助陣非現場執法,投入經費配備無人機,組織人員參加無人機專項培訓,大膽實踐,逐步開展“不打擾、非接觸”現場檢查,通過無人機現場巡查企業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實現多維度監管,大力提高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工作力度。
依法律照規矩,四個配套顯鋒芒。新《環保法》規定的4個配套辦法,是對違法排污的“零容忍”,是“環保利劍”鋒利出鞘的重要體現,為將新法賦予的監管權力和手段落到實處,日喀則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隊勇于探索、敢于實踐,首次成功辦理一起套用“四個配套”辦法的環境違法案件。2021年8月,發現一家企業直排廢水至周邊林區,經水質監測發現PH值嚴重超標,經調查取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第六條規定,對該企業實施了停產整治并處以20萬元罰款。此次四個配套辦法適用,打出了嚴懲不法企業的“組合拳”,突破了日喀則市“四個配套”辦法使用率零的記錄,為全市在下一步的執法工作中依法使用“四個配套”辦法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舉措新作為,交叉執法出成效。本著以幫扶基層為出發點,堅持為基層“把脈問診”、堅持為基層“撐腰鼓勁”、堅持為基層“指點迷津”的原則,開展了全市生態環境交叉執法活動,為基層分局和企業找準問題“癥結”,開好解決“處方”,同時,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送法入企”貫徹執法全工程。活動以四組分四批形式進行,共出動執法人員1132人次、檢查點位181個、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69份、移交問題線索23件、行政立案16起、形成交叉執法交流材料25份,實現對18縣區全覆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鐵軍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確保了全市生態環境狀況得到持續改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事關全民幸福。[詳細] -
從飛沙走石到綠意盎然——米林縣江心島實現美麗蛻變
米林縣羌納鄉朗多村北部的江心島,東臨雅尼國家濕地公園,西臨林芝米林機場,總面積約3500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