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滿意是我們干部的工作目標”——記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城關區委書記張正
行走在拉薩市城關區的大街小巷,偶爾能看到一個瘦削的身影,仔細查看道路兩旁的市政設施有無損毀、公共區域有無雜物堆積,時不時停下腳步與商戶聊上兩句。
他就是張正,2013年4月擔任拉薩市當雄縣委書記;2020年9月,調任拉薩市城關區委書記。多年來,他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尊重。
實干為民謀幸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組織派我來不是當官老爺,而是帶著鄉親們一起用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生活。”這是張正經常說的一句話。
在平均海拔4300米,年均氣溫僅為1.3攝氏度的當雄縣,時任當雄縣委書記的張正帶領縣四大班子,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旅游、“有身份證”的牦牛肉和天然飲用水三大品牌產業,當雄縣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16%降至0.03%,并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縣,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2020中國縣域生態百優榜。
“城關區和當雄縣的經濟發展基礎不同,資源稟賦差異較大,但群眾希望過上好日子的期盼是一樣的。”調任城關區以來,張正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載體,把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作為首要工作。
在團結新村社區、丹杰林巷、魯固社區等地,他與群眾面對面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在轄區各個企業,他與企業家們一起探討發展壯大良策……不到2個月,他就跑遍了全區12個街道、51個村居。
為接續提高凈土健康產業特別是“一支奶”“兩支水”的市場占有率,他帶頭搞調研、做論證、跑市場,積極爭取拉薩市委、市政府支持,成功與全國鐵路系統簽訂5萬噸“大昭圣泉”銷售協議,與蒙牛集團聯合開發奶產品,使得相關產業在前期堅實的基礎上蓬勃發展。
“書記啦,到我家喝杯酥油茶……”聽到這樣熱情的邀請,和往常一樣,正在街上檢查設施設備的張正微笑著表示感謝,他說,只有心中牽掛著群眾,才能做到心往下想、眼往下看、腳往下走,才能受到“家家請你喝酥油茶”這樣質樸而又真誠的歡迎。
重拳出擊老街換新顏
2017年10月,拉薩市城關區成為全國第二批、西藏首批脫貧摘帽縣區之一。但是脫貧后,老百姓最關心的是什么?
為此,張正用2周時間走遍了城關區每條小巷。這些街巷里住著城關幾十萬人民群眾,街巷雖窄小,卻是離百姓最近的連心路、民生路。
“背街小巷‘臟亂差’現象突出,群眾滿意度不高。”經過調研,城關區統籌5000萬元啟動了背街小巷“九無”創建工作,全力改善群眾生活環境。
按照各街巷通行能力,張正牽頭積極協調社區、警務室、警務站“三方”,差別化設置通行方式、交通設施等,科學提升車輛管理能力和道路通行能力。目前,已將紅旗路、小昭寺路等4條街巷設置為單行道,在德吉巷、軍民路等20余條路段劃定500余個停車位,在老城區大多數街巷設置禁停標識,50%以上的街巷按照“小規模、高密度”的原則設置了非機動車輛停放區,吉崩崗街道、八廓街道建立了10余處非機動車輛集中停車區。
“道路變平整了、通暢了,出門也方便了。”丹杰林社區居民邊巴次仁說,生活環境好了,大家的心情更舒暢了。
在“九無”創建工作推動下,如今拉薩市城關區大街小巷再也沒有垃圾亂堆亂放的現象,道路干凈整潔。目前,城關區娘熱街道、蔡公堂街道等4個街道17個社區設置3500余個密閉式小型垃圾投放裝置和便捷式垃圾清運裝置,將垃圾較為集中街巷的收集頻次由“早晚”收集調整為“早中晚”收集,有效提升清運速率,減少垃圾堆積。
“為持續提升背街小巷治理成效,我們還專門建立了背街小巷‘日巡、周查、月點評、月通報’督導機制,將背街小巷治理工作納入常態化督導范疇、每月常委會點評范疇和年底績效考核范疇,逐層級壓實工作責任,推動工作落實。”張正介紹說。
重任在肩勇擔當
西藏地處反分裂斗爭的前沿,作為一名基層縣(區)委書記,張正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
2015年,在當雄縣“羊年轉湖”活動中,張正把指揮部建在海拔4700多米的納木錯湖邊,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日夜巡查“轉湖”沿線,全力保障“轉湖”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轉湖”活動秩序。
調任城關區后,每逢重大宗教活動前夕,在充分安排部署的前提下,張正總是一個人繞著活動沿線三步一停、五步一望地觀察,直到深夜才肯離開。
高強度的工作、嚴重缺氧、長時間睡眠不足,導致張正胃病、心律不齊等高原疾病多次反復,但在工作的時間,他依然一無反顧地沖鋒在前。
在城關區、當雄縣采訪過程中,不少干部和群眾評價張正是一名敢干事、有作為的好干部。對于干部群眾對他的評價,張正說:“群眾滿意是我們干部工作的目標,說實話,你干得好不好、行不行,老百姓心中都有桿秤。希望有一天我離開城關區時,老百姓會說,這個書記心里裝著我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鄉村新面貌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高度重視人居環境整治,通過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推動“廁所革命”和垃圾分類等多項措施,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以更加整潔宜居的村容村貌推動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詳細] -
西藏昌都市“三舉措”不斷推動農牧業產業化
去年,昌都全市24家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產值2.034億元,帶動農戶14000戶,戶均增收3700元,解決就業1495人。[詳細] -
拉薩市農牧區村容村貌實現新改善
近年來,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實施,拉薩市農牧區村容村貌實現新改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