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扶貧

青海省:決戰決勝圓夢小康

發布時間:2021-01-20 10:04:00來源: 青海日報

  2020年注定是要被載入史冊的重要年份。

  這一年,我們抵御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穩步增長;

  這一年,我們實現了脫貧攻堅的莊嚴承諾,凝心聚力提交了一份精準脫貧的合格答卷;

  這一年,我們兌現了對人民群眾的莊嚴許諾,不斷為百姓創造高品質的生活;

  這一年,我們上下一心,團結奮進,以對歷史對民族對青海負責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決戰決勝的姿態為人民擔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

  小康路上的脫貧“基底”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只有“斬斷”貧困代際傳遞,消除貧困因素,切實解決貧困問題,讓貧困地區的百姓富裕起來,人民群眾才能安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幸福“果實”。

  昔日的海東市樂都區卯寨溝,一道田、兩架山,靠天吃飯,十年九旱。在外創業多年的李連和回村后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讓村里美起來、村民富起來、百姓腰桿挺起來。回鄉后的李連和綠化荒山、新建卯寨景區,打造花田經濟和富硒蔬菜采摘,讓昔日的窮山溝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金窩窩”。如今的卯寨產業結構已由原來單一的農業,向加工業、服務業滲透,形成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成為青海省鄉村旅游示范帶動的典型。

  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我是2018年11月搬進來的,住房面積達80平方米,有天然氣,還通了網絡。”曾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當洛鄉查雀干麻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才讓吉,如今的新家就在瑪沁縣大武鎮的久美家園。2019年8月,該州通過采取集中和分散搬遷的方式完成了全州8550戶31864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的易地搬遷安置任務,實現了貧困人口梯度轉移、草場流轉經營、產業集約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結合精準扶貧,黃南藏族自治州探索出“政府+文化企業+貧困戶”的扶貧模式,設立非遺扶貧工坊、非遺傳習中心免費招收建檔立卡貧困戶學員,為他們傳授技藝。部分民間藝人運用非遺技藝,組團前往外地就業,按照市場需求從事繪畫、泥塑制作、建筑彩繪等,據統計,該州每年約500名民間藝人輸出到外地,年創收2500萬元以上。

  從改善基礎設施,到拓寬就業渠道,從發展鄉村產業到充實個人技能,青海省不遺余力地通過各個方面改善貧困地區條件,努力讓貧困地區群眾脫得了貧,能夠致富,讓貧困地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不掉隊,讓幸福小康的曙光實實在在地照進每一個人的生活。

  小康路上的經濟“底色”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高速馳騁的青海經濟列車一下子慢了下來。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抓防疫,渡難關。直到春暖花開時,青海再次展現出了勃勃生機。

  西寧市作為省會,以實而有效的保障,用最短的時間迅速全面復工復產,以位居全國第一的復工指數,開啟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的新篇章。

  在西寧市東川工業園區,中利光纖利用亞洲硅業技術突破后提純的超高純四氯化硅,將其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光纖預制棒和光纖拉絲,成為全球首例多晶硅廠和光纖廠循環經濟合作項目。同時,黃河新能源——陽光能源多晶硅料、亞洲硅業——青海拓日多晶硅等企業也逐漸建立起了上下游循環供給與循環發展模式。如今,西寧市已逐步形成了一條較為完整的光伏全產業鏈體系;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不斷壯大,鋰電池產能達到全國總產能三分之一。

  新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占全省裝機容量的一半以上;光伏發電產業裝機容量占全省裝機容量的55%;創造了全國單體項目裝機容量第一、全國同一批同一地區兩個“領跑者”示范基地項目,成為全國重要的光伏發電基地;光熱發電產業實現全國首家商業化運轉的第一座塔式和槽式太陽能電站……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同樣在利用自身優勢,全力推進光伏、光熱、風電以及配套儲能等新能源項目建設。

  走進華為-海南州大數據中心,十六個模塊化數據中心整齊排列,儲存著海量數據資源的機柜嗡嗡作響,正在晝夜不停地飛速運轉。龐大、浩如煙海的數據資源在這里匯聚,以便利用者們進行更深層次的開發、挖掘。而這也僅僅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大數據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隨著全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一期)去年5月正式投運,發展大數據產業已然為海南州彎道超車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條件,為青海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新動能。

  青海省不斷利用自身優勢,大力培育發展“四種經濟形態”,不斷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穩步提升,構筑起了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濟基礎,同時也為民生改善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物質保障。

  小康路上的民生“注腳”

  民生無小事,事事關民情。確保民生福祉,人人安居樂業,讓百姓充滿幸福感、獲得感,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所在。

  自2018年,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三角城鎮海峰村克土社打造集民俗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景區——文迦牧場以來,牧場年平均接待量5萬人次,2020年文創產品銷售額超過600萬元,直接帶動了海峰村克土社30戶村民每年戶均增收超過1萬元。而文迦牧場只是海北州旅游業蓬勃發展的縮影。

  草原是青海省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是重要的生態屏障,是牧區各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根本。如今,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這一理念已成為全玉樹州群眾的共識。扎西是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巴顏村的一名生態管護員,草原巡護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從前我就是純靠放牧生活,自從當上生態護林員后,我每年可以領到2000多元工資,不僅生活得到改善,還能為保護草木資源貢獻力量,特別有成就感。”在玉樹,許多牧民像扎西一樣,搬離草原,加入生態管護隊伍,在全面做好綠色資源管理保護同時,生活有了保障,民生也得以改善,享受到了生態惠民的“紅利”。

  從雪山之巔到瀚海戈壁,從廣袤草原到湟水之濱,全省各族人民群眾的笑容就是民生改善最好的注腳。青海省在保護好“綠水青山”的同時,帶領全省各族人民不斷努力奮進,銳意進取,用自己的雙手,鋪筑著屬于自己的小康之路。

  (記者 鄭思哲 執筆;陳俊 馬振東 欒雨嘉 尹耀增 程宦寧 李興發 王菲菲 公保安加提供素材)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免费a级毛片无码|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久久受www免费人成_看片中文|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最新版|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 最好看的2018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中文字幕在线看日本大片|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